李某眩晕伴胸闷医案
基本信息
- 性别:女
- 年龄:56岁
- 初诊日期:2009年9月17日
主诉
患者自诉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、乏力,偶伴胸闷、心慌,无胸痛,无黑朦及晕厥。自发病以来,精神欠佳,饮食欠佳,夜寐易醒,且多梦,二便均可。
既往史
- 糖尿病史:1年,口服格列美脲(2mg/片),每天1次,阿卡波糖(50mg/片),每天3次,血糖控制较好。
- 血脂异常病史:1年。
- 否认高血压病史。
- 否认肝炎、结核等传染病史。
- 无药物过敏史。
查体
- 神清,血压178/90mmHg。
- 双肺呼吸音清,未闻及干湿啰音。
- 心率65次/分,律齐,心界无扩大,心脏未闻及杂音。
- 腹软,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,肝脾肋下未触及。
- 双下肢无水肿。
- 生理反射存在,病理征未引出。
- 颈椎生理曲度变浅,水平眼震(+)。
- 舌质澹,苔白腻,脉弦滑。
辅助检查
- 心脏彩超: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。
- 双侧颈动脉彩超:左侧颈动脉窦内中膜局限性增厚,双侧椎动脉供血估测值正常范围。
- 血脂分析:TCH5.72mmol/L, LDL-L3.580mmol/L。
- 糖化血红蛋白:6.1%。
- 血液流变学检查,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。
证候分析
患者饮食劳倦,脾损痰生,痰浊中阻,升降失司,眩晕乃作。
中医诊断
- 眩晕(痰浊上蒙)
西医诊断
- 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
- 2型糖尿病
- 高脂血症
中医治则
健脾和中,除湿化痰治疗
1. 针刺治疗
- 取穴:百会、太阳、风池、内关、合谷、足三里、丰隆(除百会穴均为双侧)。
- 手法:补三里,其余轻泻,每天1次。
2. 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
- 穴位:夹嵴穴(C5~。节段)、丰隆穴。
- 频率:隔天1次。
3. 中草药方
- 药物:
- 当归20g
- 白芍15g
- 熟地黄15g
- 天麻20g
- 决明子15g
- 钩藤10g
- 远志9g
- 茯神9g
- 白术6g
- 党参6g
- 茯苓15g
- 枸杞子10g
- 菊花10g
- 陈皮6g
- 法半夏6g
- 用法:7剂,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日2次。
4. 西药治疗
- 依那普利片:10mg×20片×1盒。
- 用法:10mg, 口服,每日1次。
复诊记录
第1次复诊
- 日期:未具体记录
- 症状:头晕较前有所减轻,但每于下午时仍旧发作,持续数分钟后好转,仍伴有乏力感。胸闷、心慌频率下降,无胸痛、头痛,精神较前好转,夜梦减少,二便及饮食均可。
- 查体:神清,水平眼震(+),血压140/83mmHg, 心率75次/分,律齐,心肺听诊(一),双下肢不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