尪痹(类风湿关节炎)医案
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张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58岁
- 婚姻状况:已婚
- 职业:退休工人
- 居住地:上海市区私有平房
- 初诊日期:2005年9月15日(农历八月二十八,白露后8天)
主诉与现病史
- 主诉:双手指关节疼痛、肿胀伴畸形三十余年。
- 现病史:
- 30多年前插队务农,在一次夏季“双抢”后,因过度疲劳及双手长时间拔秧浸水导致两手关节红肿疼痛、肿胀。
- 初起在两手指关节,后逐渐累及双手掌指关节、肘关节及双踝关节等。
- 关节肿胀疼痛,晨起关节僵硬,活动后好转。
- 当地医院查类风湿因子呈阳性,血沉增快。
- 发病后两手关节逐渐梭形变,两腕关节活动受限。
- X线摄片示:两手指近端指间关节间隙狭窄,右桡骨及左腕关节见小囊变。
- 发病约20年后两手关节呈鹅颈样畸形,两腕关节活动明显受限。
- 期间曾服用甲氨蝶呤(MTX)每周7~12.5mg约5年,因出现肝功能损伤而停药。
- 以后长期交替服用雷公藤多苷片、青霉胺、氯喹、柳氮磺胺砒啶等药。
- 3年前出现蛋白尿,谷丙转氨酶持续在70
110μmol/L之间,故停用以上药物,仅以怡美力12片/日,泼尼松5~10mg/d维持。 - 近几年来双手及双肘、踝关节肿胀逐渐减退,但疼痛仍时作,关节畸形日渐明显,功能障碍,已影响生活自理,不能完成穿衣、写字、拧毛巾等日常动作,求治于中医。
体检
- 症状:消瘦,乏力神疲,面色少华,腰膝酸软,四肢不温,关节僵硬强直疼痛,周围肌肉萎缩,大便溏薄,日一行,夜尿2~3次,胃纳尚可。
- 体征:
- 两手指关节不能屈伸,左踝关节肿胀,不能行走,右肘关节强直、固定在30°~40°位。
- 前臂的旋前、旋后功能在30°之间。
- 舌象:舌质澹胖,苔白腻,脉沉细涩。
- 辅助检查:
- 血沉60mm/h, 类风湿因子1:160阳性,C反应蛋白12mg/L。
- 血常规:白细胞4.2×10°/L, 血红蛋白70g/L。
- X线片示:两手指近端指间关节间隙变狭窄,消失,右肘及双手腕、掌指关节处见多个小囊状透光区,关节间隙模煳不清。
中医诊断
- 中医诊断:尪痹(脾肾亏虚、痰瘀阻络)。
西医诊断
- 西医诊断:类风湿关节炎。
辨证论治
- 辨证:类风湿关节炎晚期,病变日久,耗伤气血,脾肾亏虚,风寒湿等外邪入侵经络,阻痹气血,经络闭塞不通,故见肢体关节肿痛。因正虚不能及时驱邪外出,以致邪毒久羁,瘀血痰浊凝于关节,深入骨骼,骨质破坏,故见肢体萎缩变形,强直僵硬。气血亏耗故面色少华,乏力神疲。脾主肌肉四肢,脾虚失于健运,不能输布精微,则肌肉萎缩。腰为肾之府,肾虚则腰膝酸软。舌澹胖,苔白腻,脉沉细涩为脾肾亏损,痰瘀交阻之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