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痹(缺血性心脏病,不稳定型心绞痛)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何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56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03年9月12日

病史

  • 主诉:阵发性心前区憋闷样疼痛1年余,加重2月。
  • 既往史:2002年6月初,因饮酒后发作心前区憋闷疼痛,伴左上臂内侧反射痛,在某医院确诊为“缺血性心脏病,不稳定型心绞痛”,经住院治疗半个月后心绞痛缓解出院。2002年7月中旬始,常在凌晨5点时反复发作心绞痛,持续约10~20分钟,坐起含服“速效救心丸”或“硝酸甘油片”可缓解。偶因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而发作。后经多家医院查心电图、彩超,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,确诊为“缺血性心脏病,不稳定型心绞痛”。屡用中西药物治疗,病情始终未能有效控制。近两个月来,因家务烦扰,心情不佳,而发作增多,且每于凌晨5点时发,程度加重。虽经住院月余,静脉点滴和口服消心痛、心痛定、丹参滴丸及中药瓜蒌薤白半夏汤、冠心2号方等药,终未见减,拟急行冠脉支架植入术,但因患者惧怕手术而拒绝。

现症

  • 症状:阵发性心前区憋闷样疼痛,并伴胸胁胀满,郁闷不舒,善太息,头昏沉,心烦热,夜眠差,口干苦,饮水不多,纳谷欠馨,二便尚调,形体肥胖。
  • 舌象:舌暗略红,苔薄白微腻。
  • 脉象:脉弦细滑。

诊断

  • 中医诊断:胸痹(缺血性心脏病,不稳定型心绞痛)
  • 证型:肝胆郁滞,少阳经枢不利,痰瘀痹阻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