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在辛医案
案例一
病情描述
冬月足背生疮,久溃不敛。一医者令用刀去顽皮,不新伤。春日苦寒,跣足就医,又敷以冷膏,随即作痒。更乘舆河畔,迎面大风,遂遍身麻痒,面肿唇紫,舌强语涩,俨似中风。
诊治过程
先医未辨何证,杂用风火痰药,服后呕哕不止。余至,诊脉则弦紧,面赤舌紫,手冷多汗,乃肝经风病,定属患处刀伤,为风寒所袭,又兼冷膏外敷,证类破伤风,不宜缓纵。急用桂枝、赤芍、独活、细辛、附子、苍术、天麻、半夏、生姜,日投三剂,夜半患足方温,又二剂,微汗身轻,疮方知痛,如斯八剂乃愈。若非急治,缓则传里,不易医矣。
按语
此医案强调了及时治疗的重要性,若拖延则可能传里,难以治愈。
案例二
病情描述
年二十余,取耳时为同辈所戏,竟以铜挖刺通耳底,流血不止。延外科治耳,初不以为楚,仍行走街衢如常,旬日即头痛。又延内科治之益甚。迎余往治,则头痛如破,身体僵直,烦躁面赤,脉弦而紧,仰卧于床,口流脓血。
诊治过程
余沉思良久,以为此必破伤风也。检前所服之药,皆石膏、栀子、芩、连,作火头痛治。病人云:“口吐脓血,不是喉出,不知从何而来?”予曰:“此的系破伤风也,脑中脓血,流入鼻内窍而渗于口中,非由咯吐而出也。破脑伤风颈强已属不治,此幸未柔汗厥冷。”用小续命汤重加桂枝、附子、干姜,去黄芩。一剂微汗,头痛减半,两剂颈柔,十数剂后,耳内结疤,脑涎亦不流,但其耳褒然无闻矣。
按语
此医案详细描述了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,强调了正确辨证的重要性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