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高热医案

初诊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黄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52岁
  • 职业:教师
  • 就诊日期:1999年8月27日

病史

  • 前日午后突然恶寒发热,自测体温39.2℃,输注青霉素、柴胡注射液等,一度汗出热解,次日午后体温再度上升,全身酸软乏力。

现症

  • 自测体温39℃(上午11时)
  • 恶风寒,发热,汗出,头身疼痛,口苦欲呕,咽喉干微痛,口渴喜冷饮,心烦,四肢酸软,两小腿疼痛,饮食尚可,小便正常,大便2日未解。
  • 体质中等,神志清楚,面色红润,唇红而干,舌质红苔白干,脉浮滑数。

辨治

  • 诊断:寒温合邪,三阳合病
  • 治法:寒温合法、三阳并治
  • 方药:柴胡、葛根、黄芩、银花、连翘各20g, 防风、羌活、法半夏、大青叶、知母各15g, 板蓝根、谷芽各30g, 石膏50g, 甘草10g
  • 用法:每日1剂,服2剂,每剂煎2次,首次澹煎(煮沸10分钟),二次浓煎(煮沸30分钟),两次药液溷合分4次(日3夜1)服完。进清澹饮食。

二诊

日期

  • 1999年8月29日

诊断

  • 上方服1剂,当天夜半汗出热退身凉,昨晨解大便1次,量甚多,诸症缓解,已服完2剂,体温一直正常,一身轻松,唯两小腿疼痛虽减未消,口燥咽干,口澹乏味。
  • 舌苔白干少津,摸其小腿有触痛感,脉细缓。
  • 热病解后,津液损伤,脾胃未复,小腿之触痛,当是寒温之毒留滞筋肉,未能尽解之故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