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整理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性别:女
  • 患者年龄:26岁
  • 入院日期:1983年5月5日
  • 住院号:112426

主诉

腹痛伴呕吐月余,加重7天。

病情经过

  • 发病时间:1983年4月9日
  • 症状:突发上腹阵发性疼痛,伴呕吐。同日突然“发闭”,手足抽搐,两眼向上斜视,人事不清。
  • 治疗过程:在当地中医院和县人民医院治疗,诊断为“癔病”、“蛔虫症”。经用驱虫、镇静、解茎止痛,及中药、针灸等治疗后,驱出蛔虫数条,发闭、抽搐已止,惟阵发性上腹疼痛加剧,每日4~5次,伴恶心呕吐,呕吐初为胃内容物,继而黄绿色苦水,溷有黏液痰。
  • 转诊:由县医院转来我院内科急诊室,收入我科住院治疗。

值班医生记录

  • 症状:上腹部阵发性疼痛,痛时喜蜷卧,拒按,辗转不安,四肢厥冷,出冷汗,恶心呕吐,不能进食,食人则呕,口苦口干,不欲饮水,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。
  • 舌象:舌质澹红,苔薄黄。
  • 脉象:脉细。
  • 既往史:1980年曾患“胆道蛔虫症”。

体检

  • 面容:急性面容
  • 腹软,肝脾未扪及
  • 压痛:满腹有压痛,无反跳痛
  • 实验室检查:白细胞5.0×10°/L, 中性84%,淋巴16%
  • 大便常规:无异常,检见鞭虫卵0~1
  • 胃镜检查:表浅性胃炎

经管医生按蛔厥辨证

  • 方剂:乌梅丸
  • 治疗效果:服药2剂,腹痛未减,需临时给予阿托品以止痛,灭吐灵以止呕,但1小时后腹痛、呕吐又重现。

科主任总查房

  • 症状:满腹挛痛,无明显拒按,腹柔软,大便稀软,呕吐,口干口苦,面色无华,精神不佳,两眼无神,心烦易惊,夜寐不安。
  • 舌象:舌质偏红,苔少,中有少许裂纹,脉细略弦。
  • 辨证:肝阴不足,筋脉失养,腹中挛痛。
  • 治疗建议:甘麦大枣汤、百合地黄汤、芍药甘草汤三方合用。

经管医生继续治疗

  • 方剂:乌梅丸加减,并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,腹痛仍未缓解。

本人查房

  • 症状:大便3日未解,胃脘隐痛灼热。
  • 治疗建议:炙甘草10g, 怀小麦30g, 红枣6枚,百合30g, 生地10g, 白芍30g, 北沙参15g, 石斛15g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