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整理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苏×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42岁
  • 初诊日期:1946年7月5日

初诊情况

  • 症状:清晨5时出现上吐下泻,腹痛,四肢转筋,两三小时后四肢厥逆,声音嘶哑,目凹陷,脉沉按之似有若无,舌澹苔白。
  • 方剂:人参四逆汤加味
  • 药物
    • 老山别直参(另煎和服)20克
    • 炮姜炭10克
    • 炙甘草20克
    • 制附20克
    • 淡吴萸10克
    • 宣木瓜10克
    • 生薏苡仁20克
    • 焦白术10克
    • 白茯苓10克
    • 清半夏10克
    • 广陈皮10克
  • 剂量:1帖

复诊情况

  • 时间:下午1时
  • 症状:上吐下泻渐止,但语声低微,呼吸微弱,脉象按之全无。
  • 方剂:参附汤
  • 药物
    • 熟附子20克
    • 炙甘草15克
    • 老山别直参(另煎和服)30克
  • 剂量:1帖,煎汤频服,一煎和二煎连续不断一匙一匙灌之。

三诊情况

  • 时间:下午3时
  • 症状:虚烦欲饮,饮入即吐,呼吸仍微弱,四肢厥逆,脉按之似有若无,气阳似有回生之象。
  • 方剂:附子人参汤
  • 药物
    • 老山别直参(另煎和服)30克
    • 制附子20克
    • 童便(冲服)1杯
  • 剂量:1帖,药煎成后频频灌入,一煎和二煎于1小时内服完。

四诊情况

  • 时间:下午7时
  • 症状:经服参附汤1帖,药后烦渴欲饮、食入即吐现象停止,呼吸虽微弱,但持续不断,脉按沉细而弱,语声低微,有时张目视人,呼之点头示知,气阳有再生之望。
  • 方剂:生脉附子汤加减
  • 药物
    • 制附片15克
    • 五味子10克
    • 大麦冬15克
  • 剂量:1帖,煎汤频服。

五诊情况

  • 时间:7月6日清晨
  • 症状:呼吸低微,脉转沉细,精神极度委靡不振。
  • 方剂:生脉附子汤加减
  • 药物
    • 制附片15克
    • 五味子10克
    • 大麦冬15克
    • 老山别直参(另煎和服)20克
  • 剂量:2帖,嘱8小时服完。

六诊情况

  • 时间:下午2时
  • 症状:呼吸渐渐正常,四肢厥逆慢慢转温,脉沉细有力,能饮米汤少许(禁止其他饮食)。
  • 方剂:六君子汤加减
  • 药物
    • 潞党参15克
    • 焦白术10克
    • 云茯苓10克
    • 清半夏10克
    • 炙甘草10克
    • 广陈皮10克
  • 剂量:3帖

小结

  • 总结:本病经中药抢救40多小时,共用人参120克,附子90克,其他药物尚未计算在内。其病症传变之快,用药之及时,是一生中少见的病案,更妙在参、附同用,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,也不是一般病案中所能见到的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