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一:湿温病,气营两燔证
一、病史
- 患者信息:李某,男性,36岁
- 入院日期:1961年10月31日
- 住院号:00566
- 主诉:发热30天,神昏谵语2天
二、症状
- 发热:始之发热恶寒,后则但热不寒
- 入院前2天:夜间热重(T40℃),神昏谵语,耳聋重听,胸闷若窒,心烦懊侬
三、体征
- 体温:T39.8℃
- 面色:面黄晦垢
- 舌象:舌质深绛,苔黄白相兼而厚腻
- 脉象:脉象濡缓
四、诊断
- 中医诊断:湿温病,气营两燔证
五、治疗
-
初诊方剂:
- 黄芩10g
- 滑石24g
- 全蒌30g
- 葶苈子10g
- 桑白皮10g
- 知母10g
- 生石膏15g
- 山栀10g
- 木通6g
- 蝉蜕10g
- 郁金10g
- 生地12g
- 丹参10g
- 元明粉5g
-
服用4剂:体温降至38℃,谵语止,仍耳聋神呆,胸闷不思食,舌苔白腻,脉濡缓
-
二诊方剂:
- 全蒌30g
- 槟榔12g
- 大腹皮10g
- 苏子10g
- 桑白皮10g
- 黄芩10g
- 枇杷叶10g
- 生石膏12g
- 元明粉5g
-
服用3剂:T37℃,耳聋愈,精神好转,每餐能进面条2两,舌质澹红,薄白苔,脉濡缓无力
-
三诊方剂:生脉散、叶氏养胃方加减服药1周,痊愈出院
六、按语
- 湿温病,气营两燔证,治疗上需清化气分湿热,透泄营分热毒。通过调整方剂,逐步控制病情,最终达到痊愈。
医案二:破伤风
一、病史
- 患者信息:孙某,男性,38岁
- 入院日期:1962年11月2日
二、症状
- 入院前3天:张口不利,吞咽受阻,继而头向后仰,腰嵴弓起,四肢抽搐,日发10数次,每次历时约15分钟
三、体征
- 脉象:脉弦劲有力
四、诊断
- 中医诊断:破伤风
五、治疗
-
基本方:
- 代赭石90g
- 葛根24g
- 蝉蜕10g
- 僵蚕10g
- 全蝎3g
- 蜈蚣2条
- 龙骨24g
- 牡蛎24g
- 珍珠母24g
- 防风10g
-
初诊方剂(去防风,加钩藤10g, 天花粉12g, 乳香10g, 没药10g):
- 服用4剂:惊厥止,能张口进流质饮质
-
二诊方剂:
- 继用12剂:治愈出院
六、按语
- 破伤风的基本方中,代赭石、葛根等药物有助于镇静和缓解肌肉痉挛。通过调整方剂,逐步控制病情,最终达到治愈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