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饮阻滞型闭经医案

案主信息

  • 姓名:王寿芝
  • 医案来源:《寿芝医案》
  • 师名:锡庆,号小堂,江西萍乡人

病情简介

师母甘氏,道光丙午年,40岁,经水衍期,经医诊断为有喜,但师自诊认为非孕。十月满足后,腹大如抱瓮,日待其产而无动静。渐增行路喘促,饮食胀满。

诊断与辨证

  • 诊断:痰饮
  • 辨证:痰饮阻滞

诊疗过程

初诊

  • 脉象:滑大无伦,七八至一歇止,十数至一歇止,二三十至又一歇止
  • 师言:滑大予见及,歇止予亦见及,以为年纪过大,生产又多,胎气不足,宜有是脉。在乎武时,常服参术补药,今虽不产,而复内震动,睡左则左,睡右则右,不咳不呕,何以直断为痰饮而非孕?
  • 医言:水饮上射于肺则咳,溢出于胃则呕,既咳且呕,水有消路,腹自平软,人皆知为病,不疑胎矣。今气道闭而不通,水积日多,腹大如鼓,是为水臌,再不用逐痰行水之剂,只用补益,实其实,虚其虚。

用药

  • 方剂:半夏加茯苓汤
  • 剂量:连服十剂

二诊

  • 症状:近日腹如雷鸣,胃口加胀,口舌干燥
  • 医言:水气凌脾,脾津不能上潮,所以口渴加胀者,药不胜病,病与药拒;腹雷鸣者,阳气宣动,是大佳兆。
  • 方剂:生姜泻心汤
  • 剂量:本方一两,酌减为二钱半,嘱服三剂

三诊

  • 症状:满腹俱响,水声漉漉
  • 医言:腹痛气坠,恰似生产
  • 处理:腹痛气坠,腹痛气坠,业已转身,乃痛极而泻,泻水如注,起则腹消大半。观此,确系水饮证矣。

四诊

  • 症状:大泻两次,腹不痛,而身轻如释重负
  • 医言:两尺短涩,水火俱虚,恰合十补丸证治
  • 方剂:十补丸

五诊

  • 症状:腰痛腿痛诸疾
  • 医言:两尺短涩,水火俱虚,恰合十补丸证治
  • 方剂:十补丸

按语

  • 陈灵石:太阳为寒水之经,寒水之气伤于外者,可从汗而解之;寒水之气入于里者,不能从汗解之。汗出解后,而所现之证,俱属水气用事,为本条之证。
  • 陈平伯:君生姜之辛温善散者,宣泄水气,复以干姜、参、草之甘温守中者,培养中州,然后以芩连之苦寒者,涤热泄痞;名曰生姜泻心,赖以泻心下之痞,而兼擅补中泄水之长也。
  • 陈修园:此方与十全大补同意。但十全大补汤,从气血流行处着眼,气血者,后天有形之用也。此方从水火之根本处着眼,水火者,先天无形之体也,二者分别在此。
  • 归附汤:温煦流行,能致经水自动,以经者阳也,先天真一之气,得阳而运也。水饮阻经奈何?妇人之经,其源在胃,阳明胃脉,冲任附之,胃热则冲任干藁,胃寒则冲任凝结,皆足以致经水断绝。今病寒气闭结,所以得温药而化,化则通矣。通后腰腿作痛奈何?戊胃土也,癸肾水也。戊癸相合而化火,人身强健,此时阳气初通,无以化育真水,滋养肾经。下部皆属于肾,肾虚,焉得不通?以此投之,化无形之水火,为有形之气血,自绰绰有余也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