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某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金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20岁
- 职业:北京外贸部进修学校工人
- 初诊时间:1984年初
主诉
患者于1983年夏季出现间断性大便次数增多,多时每日七八次,便溏、腹坠,有时便后滴血,且伴有牙疼、口疮、纳减、眠易醒等症。
既往治疗
- 西医治疗:1984年2月至6月,按内痔治疗;7月改诊为慢性痢疾,服用黄连素、痢特灵等药;11月8日作纤维结肠镜检查,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,用药物高位保留灌肠治疗。
- 中医治疗:以“香连丸”为主治疗,后改用“白头翁汤”等方药治疗,但效果不佳。
住院治疗
1984年10月住北京第一传染病院,1984年11月8日作纤维结肠镜检查,11月17日结肠粘膜作病理活检,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,用药物高位保留灌肠治疗,效果不佳。
1985年治疗
- 12月29日:以香连丸加马齿苋、肉豆蔻、黄芩炭、芥菜花炭等清热凉血止血之品治疗。
- 1985年1月18日:约请中医科某医师会诊,辨为“证属下痢(或腹泻)脾肾不足,湿热内蕴,宜扶正祛邪”,处方为:
- 党参15克
- 炒白术10克
- 肉豆蔻10克
- 五味子6克
- 吴茱萸3克
- 川连粉(冲)5克
- 马齿苋30克
- 石榴皮18克
- 秦皮10克
- 木香8克
- 茯苓10克
- 黄芩13克
- 服约50剂,中间曾加白芍、葛根等味,石榴皮时用至25克,但病情仍不见起色。
- 1985年4月1日:改请中医科另位医师诊治,处方为:
- 赤石脂15克
- 禹余粮10克
- 黄芩炭15克
- 龙牡(各)30克
- 白术炭30克
- 党参10克
- 干姜5克
- 川连10克
- 甘草5克
- 赤石脂300克,研末吞5克,日2次。
- 药后仍不奏效。
魏老会诊
1985年5月15日,某医院中医科请魏老会诊治疗。
- 初诊:诊脉弦,舌大、色泽鲜,认为:“证已经2年,缠绵不已,显系肝木侮土,方宜制肝脾,不能速愈,久则有功”。用“痛泻要方”加味:
- 白芍20克
- 白术15克
- 陈皮6克
- 防风10克
- 升麻3克
- 乌贼骨粉(包煎)10克
- 真三七粉(分二次冲)9克
- 药后:大便次数及脓血量开始时均增加,然后逐渐减少,腹痛减轻,大便化验仍有血球及脓球。
- 三诊:伍用“锡类散”装胶囊中口服,每次1瓶,每日2次。
- 一月后:诸症大减,大便成形,次数减少,脓血已无,化验正常。
- 两个月后:每日大便一至二次,腹胀下坠均除,化验继续未见异常,唯脉似有弦象,故仍然用条达肝木、理脾扶土调理。
- 共诊十五次,“锡类散”共服114瓶,七诊后停用。汤药中升陷则佐以菊花、柴胡、桔梗、蝉衣等,行气则佐以厚朴花、玫瑰花、玳玳花、白梅花等,消导则伍用草蔻、神曲、莱菔子、糯稻根等,共服药一百余剂,终致诸症悉蠲,验便无异常,舌色如常,脉弦逐缓,食欲大振,体力亦复。
患者感言
患者病愈后,曾给魏老及诸位医生写感谢信一封,赞曰:“是您治愈了我身上的疾病,复苏了我为‘四化’贡献力量的身心,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,只有长时间经过疾病痛苦折磨的病人,才能体验到恢复健康是何等的快乐。”
评议
- 病情分析:金某患病约二年之久,面萎肌消,气血伤耗,而多方求医,积极服药,青年人求生存之决心可知。有此决心,又逢魏老精心辨治,其病方愈,又可知中医治此病,有着卓越之疗效,但若治不中的,其效则大相径庭。
- 治疗过程:魏老初接此病,即以脉弦为主线,认定此证虽在大肠,而病原在藏,显系厥阴肝家气血先伤,由肝而及脾,不仅形消肉瘦,抑且中气下陷,陷则便泻频繁,不可收拾,《内经》有“下者举之”一法,不调肝举陷,气血不得归经,病则无有转机,故初方即用“痛泻要方”。
- 处方分析:药品看似平凡,其实寓有深义。以白术健中助脾,以缓肝逆,白芍酸敛逆气、寒泻肝热,为调肝之要品。妙在《医方集解》“痛泻要方”中原有“久泻加升麻”一语,魏老用方精熟,不失时机地伍用升麻,合防风、陈皮举陷舒脾胜湿,与前医苦寒降下之法截然不同。
- 治疗效果:魏老除用汤剂调整肝脾气血之外,令患者口服“锡类散”极应注意。今之中医,已通过西医之客观检查,明确得知大肠溃疡之部位、深浅、程度,其局部热毒壅滞,营气不从,逆于肉理,而为溃疡,故酌用化腐生肌之药,胶囊口服,以达病所,活血消肿,剔毒长肉,当为治疗消化器官粘膜病变之良法,远比欲用黄连解毒者高明数筹。
- 结论:大肠溃疡一病,虽属中医“泄泻”、“痢疾”范畴,但绝非套用泄泻、痢疾之成法可治,亦不能诊断其病因病理就是脾肾两虚、肠间湿热。从魏老处方选药中,无一品味为分利水湿者,亦不着意于清热燥湿,却反求诸脏腑阴阳气血之伤,以调肝举陷化腐为法,时时留意于厥阴肝经之变。即或西医化验检查全部正常,仍以“脉弦”为辨证眼目,弦脉不缓,则服药不停,直至“脉弦逐缓”,方以逐渐痊愈告终。由此,令人深悟者,中医自有判断预后之指征。而大肠溃疡者,无论是先有湿热瘀着,抑且为先有肝脾之伤,其深入下焦,伤败血脂,比之痢疾犹甚,肝血瘀溃、脾气下陷,春升之气,一片萧索,唯调肝举陷化腐;方能协调脏腑之生机,《内经》云:“凡十一脏,取决于胆也。”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