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性别: 男
  • 年龄: 7岁
  • 入院日期: 1983年7月31日
  • 住院号: 18174

主诉

高热呕吐,昏睡抽搐四天。

入院体检

  • 神志: 不清
  • 烦躁不安
  • 克氏征、布氏征、巴氏征: 阳性
  • 体温: 39.2°C
  • 脑脊液常规:
    • 颜色: 无色、清
    • 白细胞: 70个/mm²
    • 红细胞: 20个/mm²
    • : >50mg%
  • 诊断: 乙脑

西医治疗

  • 药物: 氯霉素、地塞米松、能量合剂、细胞色素C、冬眠灵、板蓝根针剂
  • 治疗效果: 三天后热退(体温37℃),但仍神志不清

中医会诊

1. 会诊时间

1983年7月31日

2. 会诊内容

  • 患儿情况: 昏迷不醒,肢体躁动,形体消瘦,大便两日不解
  • 脉象: 濡
  • 舌象: 白厚腻
  • 诊断: 湿浊蒙蔽心窍,肝风内动

3. 治疗方案

  • 药物:
    • 石决明 12克 (先煎)
    • 大青叶 20克
    • 钩藤 (后下) 10克
    • 藿香 10克
    • 佩兰 10克
    • 茯苓 10克
    • 薏仁 10克
    • 法半夏 6克
    • 厚朴 6克
    • 白术 6克
    • 青蒿 8克
    • 白蔻仁 (后下) 4克
    • 枳实 4克

4. 治疗效果

  • 第一剂: 患儿即已苏醒,抽搐亦止,语言清晰,大便通畅
  • 第二剂: 苔腻渐化,但少津
  • 调整方案:
    • 去除: 青蒿、厚朴、白蔻仁、枳实
    • 加入: 郁金 4克,石斛 8克,甘草 6克
  • 第二剂后: 患儿精神渐佳

按语

本例属“暑温”范畴,究其病因乃正虚邪乘使然。患儿经过治疗高热虽退,但因夏冷湿气偏盛,未尽之暑邪易与湿相伙为病。湿痰内蒙心包,窍机失灵以致嗜睡昏迷,引动肝风则见肢体躁动,故拟方清暑泄热,芳淡化湿宣窍,熄风定痉。俟芳香透络,痰湿蠲化,窍通风息而昏迷抽搐当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