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患者信息
- 症状:恼怒后呕吐血块痰涎,不思饮食,谷不沾唇5日。
- 舌象:舌白苔腻。
- 脉象:左脉弦硬,右脉细软。
诊断分析
- 病因:木火犯胃入膈,气火冲激,湿浊乘机错乱。
- 病机:若再侮脾土,胀满必增。
- 治疗原则:制肝之逆,通胃之阳,必参以奠安中气。
原始处方
- 药物组成:
- 人参
- 吴萸
- 旋复花
- 川楝子
- 川椒
- 法半夏
- 茯苓
- 川连
- 肉桂(四分,酒炒)
- 龙胆草(三分,酒炒)
- 制备方法:同研饭丸,煎药送下。
按语
- 方解:本方乃仲景吴茱萸汤加味,人参、吴萸温中补虚为主药,川椒、半夏、茯苓温化湿浊,旋复花、川楝子降气理气,肉桂与川连、龙胆草(酒炒)寒温并用,镇摄肝木之火。
- 疗效:药后呕逆即止,胀痛亦缓。
- 后续治疗:唯虑其“土德大残,中气亦竭”,故“急进补中立中,仍参约脾制肝之法”以巩固疗效。
- 结论:血证用温,诚张氏不为世俗所惑,据证立法而颇多卓见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