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段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26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14年7月4日

二、主诉

间断性嗳气3年余。

三、现病史

患者3年前因生气后出现间断性嗳气,紧张时明显,右侧季肋部胀满不适,口臭、口苦、口干,双下肢经常转筋,眼睛干涩,腰酸软无力,情绪易低落,对事物兴趣不佳,烦躁不安,饮食一般,眠欠佳,多梦,小便正常,大便2日一行,不成形,月经延期10~15天,经行3天、量少、色澹、偶有瘀块,经期小腹时有坠痛。

四、舌脉

  • 舌质:暗
  • :黄腻
  • :弦滑

五、中医诊断

郁证

六、辨证

肝胃不和,气机不畅

七、治法

疏肝和胃,调畅气机

八、方药

  • 药物

    • 陈皮 15g
    • 半夏 12g
    • 茯苓 30g
    • 炒莱菔子 12g
    • 焦山楂 15g
    • 焦神曲 15g
    • 连翘 10g
    • 当归 20g
    • 白芍 20g
    • 川芎 10g
    • 枸杞子 20g
    • 山茱萸 20g
    • 香附 12g
    • 木香 12g
    • 炒枳壳 12g
    • 厚朴 12g
    • 青皮 20g
    • 甘草 10g
    • 生姜 3片
    • 大枣 5枚
  • 用法:7剂,日1剂,水煎取汁500mL,分2次服

九、按语

本例郁证,由于情志不遂而致肝气郁结,肝气犯胃,肝胃不和,胃气上逆所致。肝气上逆,胃失和降则嗳气不止。《类证治裁》云:“肝木性升散,不受遏郁,郁则经气逆,为嗳,为胀,为呕吐,为暴怒胁痛,为胸满不食,为飧食泄··皆肝气横决也。”肝气横窜,伤及脾胃,脾胃虚弱则饮食欠佳,大便不成形;因肝脉循行于两胁,肝郁则胁肋胀满不适;肝气郁结,影响肝藏血的功能,血虚筋脉失养则出现下肢转筋,肝血虚则眼睛干涩;肝郁日久,气滞血瘀血虚则月经延迟、量少、色澹、有瘀块;舌质暗、苔黄腻、脉弦滑,为肝胃不和,气机不畅征象。治以疏肝健脾和中、理气养血祛瘀之法。

李老以保和丸加减治之,药用香附、木香、炒枳壳、厚朴、青皮以疏肝理气和中;陈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炒莱菔子、焦山楂、焦神曲、连翘以健脾和胃降逆;当归、白芍、川芎以养血,助理气药以活血祛瘀;山茱萸、枸杞子滋补肝肾以去目涩、腰酸无力之症。诸药相合,使肝疏脾健中和,纳化有常,升降相因,气机条畅,筋脉得养,则诸症自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