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某医案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 马某
  • 性别: 男
  • 年龄: 48岁
  • 主诉: 右胁疼痛数周,伴发热,纳差,神倦,乏力,便溏

初诊情况

1. 主要症状

  • 面色菱黄
  • 颜面浮肿
  • 纳差乏力
  • 神疲
  • 右胁疼痛
  • 口苦口干

2. 体格检查

  • 球结膜黄染
  • 肝肋下约2cm,边锐质硬
  • 舌淡体胖,边有齿痕
  • 苔薄白腻
  • 脉弦

3. 辅助检查

  • B超检查示: 右肝弱回声团
  • CT检查示: 右肝有占位性病变
  • AFP: 1023ug/L
  • ALT: 125U/L
  • AST: 86U/L

4. 中医辨证

  • 脾虚湿困,气血不足证

5. 治法

  • 健脾化湿
  • 补益气血
  • 兼以活血

6. 方药

  • 柴胡15g
  • 黄芪30g
  • 党参20g
  • 焦白术15g
  • 鸡血藤20g
  • 陈皮15g
  • 佛手15g
  • 砂仁15g
  • 茯苓15g
  • 鸡内金20g
  • 焦三仙各20g
  • 薏苡仁20g
  • 茵陈20g
  • 虎杖15g
  • 香附15g
  • 当归10g
  • 7剂,每日1剂,水煎服

二诊情况

1. 病情变化

  • 食欲好转
  • 饮食稍增
  • 精神渐起
  • 大便渐成形,但仍日行3~4次

2. 调整治疗方案

  • 去当归
  • 加白扁豆20g
  • 桔梗10g
  • 继服7剂

三诊情况

1. 病情变化

  • 饮食好转
  • 精神可
  • 大便日行1~2次
  • 球结膜黄染减退
  • 舌淡、边有齿痕
  • 脉缓

2. 调整治疗方案

  • 谢师认为此时正气回复,可适当祛邪,寓攻于补
  • 加莪术15g
  • 半枝莲25g
  • 白花蛇舌草15g
  • 土茯苓20g
  • 露蜂房25g
  • 蚤休20g
  • 每日1剂,坚持治疗

后续治疗

  • 1个月后自觉症状较好,精神可,饮食基本正常,大便性状及次数正常,球结膜黄染消失
  • 谢师认为,患者正气渐复可继续抗邪
  • 依上法加减继续治疗

按语

  • 肝癌病因病机复杂,多表现为乏力、消瘦等
  • 中医认为“虚”为本病的根本病机
  • 感受邪毒、饮食损伤、脾气虚弱、肝气抑郁是肝癌的主要病因
  • 并认为肝癌的发生与感受湿热邪毒、长期饮食不节、嗜酒过度以及七情内伤等引起机体阴阳失衡有关
  • 而正气亏虚、脏腑失调则是肝癌发病的内在条件
  • 肝为刚胜主疏泄,喜条达、恶抑郁;肝藏血,体阴而用阳
  • 故用药当以疏利肝胆,调养脾胃,补益气血,健脾化湿,清热解毒,软坚散结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