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肾炎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刘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41岁
  • 职业:工人
  • 主诉:反复浮肿,腰痛3年

既往史

  • 多次住院治疗,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
  • 经历利尿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及中药治疗

本次就诊时间

  • 1986年4月13日

临床表现

  • 全身浮肿
  • 头晕神疲
  • 腰膝酸痛
  • 面色苍白
  • 脉象沉细
  • 血压:18/12kPa

实验室检查

  • 血红蛋白:70g/L
  • 尿蛋白:(+++)
  • 红细胞:(10~15)
  • 白细胞:(3~6)
  • 透明管型:(+)
  • 尿素氮:10.5mmol/L
  • 血清总蛋白:45g/L
  • 白蛋白:20g/L
  • 球蛋白:25g/L

初诊方剂

  • 益肾秘真汤(熟地15克,山萸15克,茯苓15克,车前子15克),牛膝、杜仲、山药、桑螵蛸各15克,丹参、疳积草(2)、甘草各25克,生黄芪50克)加肉桂10克(研末冲服),制附子15克,泽泻30克,茅根20克,茯苓加重至50克,甘草减量至3克。

服药后效果

  • 浮肿消退
  • 精神转佳
  • 四肢转温
  • 血红蛋白:85g/L
  • 尿蛋白定性:(+)
  • 红细胞:(3~5)
  • 白细胞:(2~3)
  • 透明管型:(1~2)
  • 尿素氮:9.2mmol/L

继续治疗

  • 方剂调整:去泽泻、肉桂、附子,茯苓减量至20克,加金樱子、芡实各20克
  • 服药剂数:60剂
  • 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
  • 各项检查正常

随访

  • 至今未复发

注释

  1. 前仁:车前子的别名。
  2. 疳积草:为中药爵床(《本经》)的异名,又名香苏、瓦子草、六角仙草、观音草、麦穗红、阴牛郎等。性味咸、辛、寒。功能清热解毒,利湿消滞,活血止痛。

评按

  • 慢性肾小球肾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,本虚为肾气虚弱,精关不固,肾之精微随小便暗遗而出现顽固蛋白尿;标实则水湿不能气化,邪毒瘀阻,泛溢肌肤而见水肿。
  • 李氏施治不循常道,而以自拟之益肾秘真汤补肾固秘,消肿祛瘀。
  • 方中熟地黄、山萸肉、杜仲、山药、桑螵蛸补益肾气,固秘真微,且具有保护和增强健存肾单位功能;
  • 茯苓、车前子利水而不伤肾;
  • 丹参、牛膝活血祛瘀,疳积草化瘀利水,消除蛋白尿;
  • 重用黄芪可改善肾功能,使血肌酐下降,且有利尿消除蛋白尿作用;
  • 重用甘草,一可调和诸药,二有类似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用。但若水肿较甚,甘草不能重用,恐水湿滞留,水肿难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