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何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80岁
- 病情:确诊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近1个月
初诊(2009-04-20)
1. 主诉
- 进食梗阻
2. 辅助检查
- 钡餐检查:食管中段不规则狭窄
- 胸部CT检查:①右上纵隔占位;②食道中段占位不除外;③慢支,肺气肿
- 纤维胃镜加活检:食管中段鳞状上皮癌
3. 临床表现
- 进食梗阻,只进流质
- 胃胀痛,剑突下疼痛明显,影响睡眠
- 咽干,声音嘶哑,眠差
- 二便正常
- 舌质红绛,苔薄黄
- 脉弦细
4. 中医诊断
- 噎膈(脾肾亏虚、津亏热结)
5. 西医诊断
- 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
6. 治疗方案
- 治宜健脾益肾、清热解毒
- 方药:生黄芪30g、炒白术15g、茯苓24g、清半夏12g、白花蛇舌草30g、猫爪草12g、砂仁9g、炒三仙12g、党参24g、浙贝母12g、代赭石24g、旋覆花12g、山豆根12g、玄参18g、莪术6g、炒山药24g、菟丝子30g、枸杞子24g、甘草6g
- 14剂,水煎服,日一剂
二诊(2009-05-10)
1. 临床表现
- 服药平妥,患者仍进食梗阻
- 胸闷,时有胸痛
- 无腹胀,纳少眠差
- 二便调
- 舌青紫,苔薄白
- 脉弦细
2. 方药调整
- 上方加鸡内金30g、炒枣仁30g、丹参15g
- 14剂,水煎服,日一剂
三诊(2009-05-28)
1. 临床表现
- 服药平妥,乏力
- 进食梗阻有改善,胸闷减轻
- 偶胸痛,胃脘部胀满,不欲饮食
- 睡眠较前改善
- 二便调
- 舌青紫,苔薄白
- 脉弦细
2. 方药调整
- 上方加人参9g、厚朴12g
- 7剂,水煎服,日一剂
四诊(2009-06-07)
1. 临床表现
- 服药平妥,乏力减轻
- 进食梗阻,胸闷减轻
- 偶胸痛,纳眠尚可
- 二便调
- 舌青紫,苔薄白
- 脉弦细
2. 方药调整
- 上方继服
- 14剂,水煎服,日一剂
疗效
- 调整治疗4次,进食哽噎明显、胸痛等症状明显改善,临床有效
- 继续中药维持治疗
按语
- 该证属中医学“噎膈”之脾肾亏虚,津亏热结
- 患者年老体弱,脾胃亏虚,运化失常,故纳差,气虚水谷精微不化,无以濡养肌肤,故乏力,气机不畅,无力帅血,则血停留为瘀,瘀阻不通,不通则痛,故胸痛
- 患者年老,脾胃亏虚,运化失常,故纳差
- 痰气交阻于食道和胃,故吞咽时哽噎不顺
- 脾胃亏虚,气血生化乏源,脏腑失养,致心血不足,心失所养,心神不安而眠差
- 本病的治疗应权衡本虚标实的程度,酌情处理。初期重在治标,宜理气、化痰、消瘀、降火为主;后期重在治本,宜滋阴润燥,或补气温阳为主
- 然噎膈之病,病机复杂,虚实每多兼杂,当辨别虚实,主次兼顾
- 并嘱注意精神调摄,保持乐观心态,少思静养,避免不良刺激,禁食辛辣刺激食品等
- 《景岳全书·噎膈》注重从脾肾治疗:“凡治噎膈大法,当以脾肾为主。治脾者,宜以温养,治肾者宜从滋润,舍此二法,他无捷径也”
- 故治以健脾益肾、清热解毒,拟化积方加减扶正祛邪同用、标本兼治可获疗效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