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痹(骨质疏松)案

案例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徐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71岁
  • 初诊时间:2014年3月27日

主诉

腰痛反复七年余,加剧两月。

诊查

  • 病史:七年来,腰部疼痛时时发作,喜暖畏寒,四肢不温,行走乏力,曾多方诊治,但症状无明显改善。两个月前,劳作后腰痛症状加剧,不能久坐久立,不便于行,休息未见好转。
  • 舌脉:舌质澹、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沉缓。
  • 体征:腰椎曲度存在,向左轻度侧凸,双侧腰肌紧张,有较广泛的压痛,尤以L1、L3棘突左侧,L4两侧棘旁压痛为甚,双下肢叩击放射性疼痛未引出,双下肢肌力正常,生理反射正常,病理征未引出。
  • 辅助检查:X线:胸腰段压缩性改变,骨密度测定:T值-2.8SD。
  • 既往史:有高血压病病史十年有余,血压控制良好。

中医诊断

  • 中医诊断:骨痹(脾肾阳虚)
  • 西医诊断:骨质疏松;压缩性骨折

辨证分析

患者反复腰部疼痛七年,喜暖畏寒,兼见四肢不温,行走乏力,饮食不馨,食后腹胀,夜尿频多等,结合舌脉诊为骨痹,脾肾阳虚证。《灵枢·本神》云:“脾藏营,营舍意,脾气虚则四肢不用,五脏不安。”气血亏虚是骨痹发病的内因。患者脾肾阳虚,气血生化乏源,致气血亏虚,筋脉骨骼失养,“不荣则痛”。脾虚生痰,痰阻筋络或劳损日久,气血瘀滞,或肝、脾、肾素虚,加之外感风邪寒湿,痹阻经络致“不通则痛”。脾肾阳虚,不能温化,故四肢不温,喜暖畏寒,行走乏力,饮食不馨,食后腹胀,大便日行两次;肾阳不足,失于固摄,故夜尿频多,舌质澹、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沉缓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