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某医案
基本信息
- 性别:女
- 年龄:48岁
- 初诊日期:1965年10月19日
主诉
带下量多1年,加重10日,形质清稀,伴乏力,腰困腹痛,下腹时发凉或灼热。背部午后灼热,患者面色无华,精神疲惫,经来量少,色淡红,经后下腹疼痛加重,纳呆,二便尚调。
体征
- 舌象:舌淡红,苔薄白
- 脉象:脉沉
诊断
- 辨证:脾虚兼肾不足
- 病性:虚
按语
李老辨证,据全身症状、舌脉确立病性为虚,次据个别虚证症状,辨明在脾、在肾之异,同时必据夹杂证辨明兼寒、兼热等不同。带下辨证则带下本症兼症并重,综合分析归纳得出。从带下量多,质清稀,兼面色无华,神疲乏力,腰困,纳呆,脉沉,辨证属脾虚兼肾不足。脾虚水湿不化,下注冲任胞宫,损伤冲任而成本病。腰为肾之府,胞络者系于肾,冲任损伤累及肾,故腰困;湿性粘滞重浊,壅遏气机,阳气被阻则凉,郁而化热则热,故下腹时凉时灼热;气虚血滞,血行不畅故腹痛,经后气血愈虚,故经后加重;带下日久不愈,气虚失摄则量多,故有脱象。李老以张寿甫清带汤补虚固脱,方中用生山药补脾肾固元气,生龙牡、茜草、海螵蛸收敛固涩并具开通之性,使补涩而不滞,另加生白术健脾,生白芍养血益阴,合失笑散、川楝子理气止痛,羌活一味既得解上身之风湿,兼能温升,有升提之意。全方共奏补虚固脱、活血止痛之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