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
基本信息

  • 患者姓名:张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21岁
  • 职业:营业员
  • 婚姻状况:未婚
  • 初诊日期:1981年11月23日

主诉

闭经1年余。月经16岁初潮,开始月经频至,常1520天行经1次,经治疗后月经基本正常。近2年来月经紊乱,开始经期后退,40天左右1行,后月经稀发,34个月行经1次,经量亦渐减少。现停经1年多,伴有头晕目眩,腰酸,乏力,长期低热,手足心发热,心烦少寐。

西医诊断

闭经(原因待查)

用药情况

  • 初诊方剂
    • 当归 10g
    • 白芍 10g
    • 生地 10g
    • 丹皮 10g
    • 地骨皮 10g
    • 青蒿 10g
    • 女贞子 10g
    • 旱莲草 10g
    • 炙鳖甲 15g
    • 麦冬 10g
    • 沙参 10g
    • 玉竹 10g
    • 黄精 10g
    • 炙甘草 5g

复诊信息

  • 复诊日期:1982年12月6日
  • 症状改善:低热、手足心发热已退,心烦、少寐、头晕等症好转,月经仍未来潮,脉细。
  • 处方调整:前法滋阴养血补肾,用清经散加阿胶 12g。

三诊信息

  • 三诊日期:1982年元月23日
  • 症状变化:守方服35剂时月经来潮,经量偏少,色鲜红,行经3天净,经期仅有腰酸,头眩。
  • 后续治疗:嘱上方与杞菊地黄丸交替使用,以资巩固。
  • 随访情况:1年后随访,月经恢复正常。

按语

阴虚内热型闭经原因常为失血,或久患宿疾耗血伤阴所致。阴血不足,冲任精血无源,不能化生月经,轻则月经稀发,甚则闭经,津虚血少,阴不守阳。故临床除有闭经症状外,尚有潮热心烦,口干咽燥,心悸失眠,头晕腰酸,舌红少苔等症。徐老治疗本症,多采用其经验方清经散化裁,滋阴养血、增液生津以养无本之源。例一西医诊断为结核性盆腔炎,故方中加冬虫夏草,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冬虫夏草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。例二长期低热,阴虚明显,因而方中加炙鳖甲育阴潜阳,配合诸药,共奏滋阴养血、清热退蒸之效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