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莲舫医案 - 罗少耕大姨太太

初诊

证情

  • 肝体不足,肝用偏旺
  • 早有脘胀头眩
  • 入夏来郁湿扶滞中焦,脾胃受困
  • 肝木来侮,勃发呕泻
  • 现在呕止泻平,并无寒热
  • 惟胃纳总未见旺
  • 头部发热,热而痛,痛而晕,日轻夜重
  • 热势痛势上及巅顶,旁及眉棱
  • 脉弦滑,舌苔光红,中心少液

方剂

  • 西洋参
  • 风霍斛
  • 制女贞
  • 蜜炙桑叶
  • 荷叶边
  • 杭菊花
  • 抱茯神
  • 元精石
  • 白蒺藜
  • 竹二青
  • 东白芍
  • 炒丹参
  • 苍龙齿
  • 生熟谷芽
  • 红皮枣

复诊

按语

  • 风从肝出,热从心生,属内风而非外风,虚热而非实热
  • 上扰清空则为头部眩晕,煽烁娇脏则为气冲发呛
  • 两耳时鸣,神志恍惚,有时出汗,有时泛痰
  • 脉弦滑较减,仍细实少力,舌红势渐澹,仍光剥少液
  • 虚非一藏,心肝两亏,肺脾亦为受病
  • 须得持久调理,以冀次第复元

方剂

  • 西洋参
  • 夜交藤
  • 炒怀膝
  • 东白芍
  • 甜橘饼
  • 红皮枣
  • 灵磁石
  • 抱木神
  • 风霍斛
  • 白蒺藜
  • 糯稻根
  • 全福花
  • 炒丹参
  • 冬青子
  • 滁菊花
  • 枇杷叶

再复诊

按语

  • 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,则名厥
  • 头痛入连在脑者,则名真头痛
  • 此《难经》之论头痛,专从外感立说也
  • 兹则并无外感,都属内虚,虚则生风,上扰清空
  • 向有头晕,晕甚为痛,有根屡发
  • 现在发而较平,痛或仍晕,耳鸣亦未平复,肝风之外又挟肝气
  • 侮于脾,早有脘胀;刑于肺,近为胸闷
  • 甚至欲嗳不出,得食作酸
  • 脉两手细突,舌光剥少液

方剂

  • 西洋参
  • 珠母粉
  • 夜合花
  • 奎白芍
  • 新会叶
  • 风霍斛
  • 绿萼梅
  • 抱茯神
  • 炒丹参
  • 炒淮膝
  • 滁菊花
  • 白蒺藜
  • 竹二青
  • 荷叶边

三复诊

按语

  • 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
  • 肝气挟痰刑于肺,屡发咳呛,胸次突塞
  • 肝阳为热扰于心,神烦不安,彻夜少寐,欲嗳不利,得太息较松,食入即胀
  • 脉息弦减仍滑,舌苔红退转润
  • 再拟清养

方剂

  • 北沙参
  • 川贝母
  • 抱茯神
  • 玉蝴蝶
  • 东白芍
  • 炒淮膝
  • 竹二青
  • 红皮枣
  • 合欢皮
  • 金石斛
  • 远志肉
  • 炒丹参
  • 夜交藤
  • 新会红
  • 代代花
  • 鲜莲心

四复诊

按语

  • 北沙参
  • 刀豆子
  • 全福花
  • 玉蝴蝶
  • 光杏仁
  • 鲜莲子心
  • 金石斛
  • 抱茯神
  • 代赭石
  • 川贝母
  • 竹二青
  • 枇杷叶
  • 佛手花
  • 远志肉
  • 夜交藤
  • 淮牛膝
  • 红皮枣

五复诊

按语

  • 风气通于肝,高巅之上,惟风可到,是头痛属肝风为多
  • 然痛连眉棱者,张子和谓属足阳明胃经,似不得专责诸肝,又当兼责诸胃
  • 病情由表及裹,即由经及府
  • 头痛止后,纳食从此呆钝,口中并为乏味
  • 土愈虚者木愈强,胃系既属上逆,肝气从胃内侮
  • 自脘宇上至胸隔,抑塞鲜通,欲嗳不出,转为呃忒
  • 至于艰寐频仍,牵连而发,虽属心阴不足,心阳有余
  • 亦未始不关肝火之旺
  • 肝,经不云乎入卧则血归于肝,胃不和则卧不安
  • 以肝主藏魂,血虚则魂失安藏,惊悸不能交睫
  • 胃居乎中,气弱则中愆常度,上下因之失济
  • 历诊脉情弦滑略减,六部皆见细软,舌苔红剥已平,略形滋润
  • 目前调理,偏温燥恐碍营虚,偏滋腻有妨气滞
  • 铢两于两营之间,拟柔肝和胃为主,佐以养心,兼以保肺,于干呛少痰亦能关涉

方剂

  • 北沙参
  • 全福花
  • 佛手花
  • 夜交藤
  • 枇杷叶
  • 红皮枣
  • 川贝母
  • 代赭石
  • 真獭肝
  • 金石斛
  • 竹二青
  • 鲜莲子心
  • 陈秫米
  • 抱茯神
  • 绿萼梅
  • 炒淮膝
  • 鲜橘叶

附加减

  • 如呃忒已平,去全福、代赭,加炒丹参、奎白芍
  • 如头痛发热平而复作,加元精石、杭菊花
  • 如咳呛较甚,吐痰不利,加光杏仁
  • 如自汗盗汗,汗出甚多,加炒淮麦,或加糯稻根

第二方

按语

  • 西洋参
  • 炒淮膝
  • 夜交藤
  • 新会红
  • 红皮枣
  • 元金斛
  • 奎白芍
  • 抱茯神
  • 川贝母
  • 忘忧草
  • 潼夕藜
  • 炒丹参
  • 佛手花
  • 北秫米
  • 竹二青

附加减

  • 如屡屡火升,夜寐不合较甚,加珠母粉
  • 如头部眩晕,行动即来,加明玳瑁
  • 如呃忒时来,喉间气逆,加全福花、代赭石
  • 如干呛少痰,胸次窒塞,加枇杷叶、光杏仁
  • 如口中不渴,呕吐清水,当脘懊怀,加仙露半夏
  • 如嗳气不爽,每每上泛作酸,舌苔不见光剥,口中不喜引饮,试加左金丸入药同煎
  • 如见口渴舌剥,此丸即不能用

第三方

按语

  • 吉林须
  • 潼夕藜
  • 抱茯神
  • 奎白芍
  • 竹二青
  • 西洋参
  • 白夕藜
  • 海贝齿
  • 炒归身
  • 代代花
  • 滁菊花
  • 合欢皮
  • 新会皮
  • 炒丹参

附加减

  • 如服后作胀,气升发嗳,用参须代水磨乌沉香一分,冲药内服
  • 服沉香后胀势仍少平复,只得不用参须,并沉香亦无须加入
  • 如服后面部大升,眩晕复来,方内亦去参须,加入盐水煅石决明八钱
  • 如大便四五日不解,用瓜蒌仁三钱,不应再加入火麻仁三钱
  • 若大便畅解,即当除去不用,恐太过反为便溏也
  • 少食者便自少,与寻常停滞胕闭不同,一切攻下之剂均在禁例

备用方

感冒风寒挟滞方

  • 黄防风
  • 川郁金
  • 白茯苓
  • 粉前胡
  • 老苏梗
  • 新会皮
  • 姜竹茹
  • 佛手柑
  • 厚朴花
  • 焦建曲

感冒风热挟痰方

  • 冬桑叶
  • 光杏仁
  • 柔白薇
  • 杭菊花
  • 方通草
  • 川贝母
  • 白茯苓
  • 蜜炙前胡
  • 薄荷梗
  • 枇杷叶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