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宋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55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04年12月14日

主诉

反复咳嗽、喘憋7、8年,每年冬季发作,近半年加重。

现病史

  • 初诊:自今年5月始咳嗽反复发作、喘憋,咯大量黄白痰,反复住院治疗,被诊为慢性阻塞型肺气肿。抗生素静脉应用则喘憋无明显缓解,加用甲强龙806040mg治疗半月,情况稳定,停用20天后再发。运用喘康速、舒利迭吸入治疗,开始见效,后则无明显效果。胸片提示: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、肺气肿。
  • 二诊:患者药后咳嗽减轻,夜间咳嗽减少,已能间断入睡,咯吐黄痰较前减少,动则喘甚依然明显,憋气明显,仍不能下地活动,起居受限,盗汗,纳可,二便调。
  • 三诊:患者服药后喘憋明显减轻,已能轻度活动。今日来诊已能自理,未坐轮椅。咳嗽减轻,胸胁胀痛及咳吐黄痰明显减少,转为咳吐白稀痰,遇凉风则流涕、咳痰、咳嗽明显,活动后仍出现喘憋,但较前有改善;盗汗减轻,纳食好转,眠可,二便调。
  • 四诊:患者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,停药1个月后喘憋复发,咯黄痰,难咯出,咳嗽,双下肢不肿,患者把上方自行再服一遍,即缓解。现发作间隔期延长,发作时仍影响日常活动。睡眠不佳。

体征

  • 舌象:舌质澹红,苔白少津
  • 脉象:脉弦滑
  • 其他:无发热,时汗出,时心悸,纳少,眠差

诊断

  • 中医诊断:喘证(慢性阻塞性肺气肿)
  • 证型:痰浊阻肺、肺肾气虚证

按语

晁恩祥教授对慢性咳喘(如慢性阻塞性肺疾患)的治疗注重调补肺肾。麻黄在《伤寒论》中为散风除寒之大药,为本方之主药,疏风宣肺,散寒平喘,效力最宏。苏子、苏叶并用,一主散风,一主降气,且苏子味辛,降中有散;杏仁、紫菀降气止咳,杷叶、前胡宣肺止咳,宣降结合,通调气机;麻黄辛散,五味子酸敛,一散一敛,相反相成,调理气机;地龙、蝉蜕为虫类药,解痉散风之力雄,且地龙能缓急平喘,蝉蜕能疏散解表。太子参、山萸肉调补肺肾,且山萸肉酸收,尚能制约风药之宣散。大法如此,他药随症处之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