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气养血消痰化瘀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
患者信息
- 姓名:张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55岁
- 医案编号:034H047
- 初诊日期:2007年12月15日
主诉
关节红肿疼痛13年,出现痛风结节伴蛋白尿7年。
现病史
- 病程:13年
- 主要症状:关节红肿疼痛,出现痛风结节7年多,2001年起出现蛋白尿与血肌酐增高
- 治疗经历:曾到上海、杭州多家大医院求治,也找过许多草药郎中,长期服用西药、中药、草药均无疗效
- 当前症状:走路困难,双手十指除右手拇指与左手环指外所有手指的1~2个关节与周围组织肿胀,表面凹凸不平,皮色黯红或苍白,间有一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结节,状如裹脓,按之坚硬,并不疼痛,活动障碍,个别患处皮色潮红,疼痛,按之柔软且已经溃破,上覆纱布,掀开纱布见创口流出白色粉状物质与稀稠不一的黏液,形状可怖。右足小趾与左足姆趾小趾病状亦然,因鞋子挤压疼痛而难于行走
- 舌苔:白腻
- 脉象:弦细
- 实验室检查:血肌酐138μmol/L
- 西医诊断:慢性痛风性关节炎、痛风结节形成,痛风性肾病,慢性肾功能不全,氮质血症期
- 中医诊断:痹证,证属气血两亏,痰瘀交阻
按语
患者手足之痛风结节由尿酸结晶沉积于皮下肌肉组织所致,这些尿酸结晶不断在局部沉积,以致创口破溃以后不能愈合,所以外科不主张手术,内科又无药可治。促使沉积于患处的尿酸结晶完全排净,乃治疗的第一要务。首诊时患处既肿胀凹凸不平而又皮色黯澹,不红不热,无明显疼痛,其症既如疽而又似痈,属于阴阳夹杂,一旦患处皮色红肿发热疼痛则未几破溃,而有白色粉状物夹黏液排出,此符合中医阴证转阳之病机转归。其治则,未溃时宜温阳补气,养血,以托邪外出,佐以消痰化瘀散积;已溃后当清热解毒排脓,依然佐以补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