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整理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王某
  • 性别:男
  • 年龄:56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14年3月31日

主诉

气胀胃不适6月余,患者1年前吃饭后出现胃胀,打嗝。自述在天水某医院检查报告示:近胃贲门处有一红枣般大的肿块。化验:鳞状上皮增生。医院认为无法手术,预后不良,给予中药治疗,具体不详。患者自述胃胀缓解不明显,后又到兰州某医院中医科治疗,症状未缓解。

体征

  • 身高:大约1.65米
  • 面色:面苍悴略暗
  • 头发:枯燥
  • 舌象:舌瘦,质澹,有齿印,苔白腻
  • 脉象:双关微滑带涩,寸尺不足

现症

  • 主要症状:气胀,进食则胃胀加重,食不多
  • 二便:正常

诊断

结合四诊八纲,决定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消瘰丸合胃汤加莪术、猫爪草等。30剂。每月一诊,根据当时症状略作加减,基本方子不变。前后服药半年多,后来在天水某医院检查,肿块明显缩小如蚕豆。胃已不胀,饮食趋近正常。观其面色红润,头发乌黑,精神状态良好。

按语

此病例实际上兼职了莪术的两大作用,即开胃化食,削症去避,故而效佳。我的体会,莪术临床上是一味很好的、很有效的胃药,一点也不孟浪。故诸位不必开胃化食,言必称焦三仙、谷、麦芽一类,不妨广开药路,用一用莪术,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不少的惊奇。

《刘绍勋——辽宁》载

  • 临症经验:30多年前,治一胃病患者未效,后被他人治愈。索视其方,才知那位同志重用了莪术。我以后治胃病除了三仙以外必用莪术,而且疗效十分令人满意。

《本草备要》说

  • 莪术功效:辛苦气温,入肝经血分。破气中之血,化瘀通经,开胃化食,解毒止痛。治心腹诸痛……虽为泄剂,亦能益气。

临床体会

  • 应用价值:治疗肝胃之病,如果经过准确辨证,因人、因病而异,方中适量加入莪术,无论缓解症状,还是调节脏腑功能,疗效甚佳。
  • 剂量:一般地说,我应用莪术的基本剂量是8g,中等剂量是12g,有时也用到15~20g,或者剂量更大些。这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患者的体质强弱来决定。
  • 新功效: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,莪术的应用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。近几年来,有的地区和单位用莪术治疗癌症,取得了一定效果。我用莪术治疗肝炎、溃疡病也有一定效果。
  • 用药习惯:自从了解了莪术的这一新功效,我在治胃病时,凡是需要开胃化食,帮助消化,尤其是胃胀突出时必加莪术,这已经成了我的用药习惯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