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枢转失利医案

一诊

患者信息:

  • 姓名:萧小姐
  • 地址:贾家弄
  • 日期:五月十三日

主诉: 间日疟屡作屡止,此次复作三次,先寒后热,热多寒少,身热不退,胸闷口渴,饮水则吐,痰湿内蕴胸膈,阴阳枢转失利。

脉象: 脉来濡数,舌苔腻黄。

诊断: 痰湿内蕴,阴阳枢转失利。

治法: 两和阴阳,参化痰湿。

方药:

  • 川桂枝:1.2克(煨)
  • 石膏(先煎):9克
  • 肥知母:4.5克
  • 白蔻仁(打后下):2.4克
  • 制半夏:4.5克
  • 广橘红:3克
  • 姜竹茹:4.5克
  • 炒枳壳:4.5克
  • 赤猪苓:各6克
  • 六一散(包):12克
  • 佛手片:3克

二诊

日期: 未提供

病情变化: 投桂枝白虎两和阴阳,阴分之邪转并于阳,今日未作寒慄而热蒸湿腾,身热自汗,胸闷口渴,呕吐已止,白瘩散见胸项。脉象濡数,舌苔黄腻。

诊断: 阳分透达邪湿。

方药:

  • 香豆豉:9克
  • 香青蒿:4.5克
  • 淡黄芩:6克
  • 制川朴:2.4克
  • 制半夏:4.5克
  • 广橘红:2.4克
  • 块滑石:12克
  • 炒竹茹:4.5克
  • 广郁金:4.5克
  • 赤白苓:各6克
  • 炒枳实:3克

三诊

日期: 未提供

病情变化: 流化气湿,胸闷略宽而湿热相蒸之势未减,夜寐不安,口渴多饮,今晨鼻衄甚多。热湿互裹,热重于湿,苔腻稍化。

诊断: 清理余邪。

方药:

  • 鸡苏散(包):12克
  • 酒炒黄芩:6克
  • 黑山栀:6克
  • 生苡仁:12克
  • 光杏仁(打):9克
  • 白蔻仁(打后下):2克
  • 广郁金:4.5克
  • 制半夏:4.5克
  • 炒竹茹(枳实4.5克同打):4.5克
  • 赤白苓:各6克
  • 茅芦根(去心节):各12克

四诊

日期: 五月十七日

病情变化: 辛芳流气,苦寒泄热,气流湿化,身热已解,胸闷亦宽,胃苏思食,脉数已和,惟苔腻尚未净化。

诊断: 清理余邪。

方药:

  • 赤白苓:各6克
  • 酒炒黄芩:3克
  • 生苡仁:12克
  • 广藿香:4.5克
  • 佩兰叶:4.5克
  • 广陈皮:4.5克
  • 滑石块:12克
  • 豆蔻花:2.4克
  • 制半夏:4.5克
  • 生熟谷芽:各6克
  • 炒竹茹:4.5克

按语

  • 通过多次调整方药,逐步解决了患者的症状,最终达到身热已解,胸闷宽解,胃苏思食的效果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