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阴不足证医案

一诊

  • 就诊日期:2007年9月21日
  • 患者信息:倪某,男,1岁6个月
  • 主诉:发现“血小板减少”1年
  • 病史:2006年9月出现感冒发热,查外周血发现血小板减少,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,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用丙种球蛋白冲击、皮质激素等治疗,血小板没有明显改善。
  • 现病史:起病以来一直无皮肤瘀点、瘀斑,无鼻衄,无齿衄等出血表现。就诊时见轻微咳嗽,少痰,胃纳可,二便调。
  • 舌脉象:舌澹红,苔薄白,脉滑。
  • 血象:白细胞6.7×109/L, 红细胞5.59×1012/L, 血红蛋白102g/L, 血小板9×10°/L。
  • 诊断:血证—紫斑,咳嗽;证属阴血不足,风热犯肺。
  • 辨证分析:患者为小儿,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;由于外感热病进一步耗伤营阴,肾阴亏损。血属阴,肾为先天之本,藏真阴而寓元阳,主骨生髓,肾阴不足则无以化生精血,致血小板减少而起病。素体阴虚,营卫失和,易受外邪侵袭。风热犯肺,肺失宣降,而见咳嗽;肺热内郁,蒸液成痰,故见咳痰。外邪可扰动血液而成动血之证,造成变端百出,使病情加剧,因此目前应急则治其标。同时血汗同源,发汗过度,易耗伤阴血,引起动血而出血,治疗上要防止汗出过多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