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晒疮(光敏性皮炎)案
病例背景
日晒疮首见于《外科启玄》,明代申斗垣认为其病因乃由“三伏炎天,勤苦之人,劳于工作,不惜身命,受酷日晒曝”而成。治疗当以“清热消暑解毒”。根据中医理论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当补其正气,祛其外邪。
一诊
患者信息
- 姓名:韩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32岁
- 就诊日期:2011年7月6日
- 主诉:日晒2天后于面部、颈部和颈前‘V’形区、手背及上肢伸侧出现皮疹,皮疹表现为小丘疹、小水疱,自觉瘙痒
病史
- 10年前因日晒后于面部、颈部和颈前‘V’形区、手背及上肢伸侧出现皮疹,皮疹多表现为风团样的小丘疹、小水疱、瘙痒性红斑,离开阳光后1~2小时后消散。病情反复发作,曾就诊于某院,应用外治法,效果不佳。
体征
- 耳前、颈后部、手背等边界较清楚的部位可见表皮状红斑,偶见斑丘疹,色澹红、鲜红或暗红,轻者为散在的小片,重者可融合成大片,伴或不伴水疱,局部脱屑伴色素沉着
- 食纳尚可,二便调,寐差
- 舌体大,舌尖微红,苔黄薄,脉弦
中医诊断
- 日晒疮(暑热型)
- 西医诊断:光敏性皮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