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鼽(变应性鼻炎)案

案例概述

鼻鼽病名首见于《内经》,如《素问·脉解》云:“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,阳明并于上,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,故头痛鼻鼽腹肿也。”此外,在古代文献中尚有鼽嚏、鼽鼻、鼽水、鼻流清水等别称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谓:“鼽者,鼻出清涕也”“嚏,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”。治疗本病本着益气固表以治本,散寒通窍以治标的原则。

一诊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张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48岁
  • 就诊日期:2011年8月11日
  • 主诉:鼻痒、喷嚏、流清水样涕反复发作10年

现症

  • 鼻痒,喷嚏频作
  • 间歇性鼻塞、流清涕
  • 目痒、咽痒
  • 畏风怕冷,遇风加重
  • 气短懒言,语声低怯
  • 睡眠欠佳
  • 面色苍白
  • 舌质澹,苔薄白
  • 脉虚弱

专科检查

  • 耳郭无畸形,双耳道洁,鼓膜正常
  • 鼻中隔居中,鼻黏膜澹白,双下鼻甲肿胀,鼻腔底见大量水样分泌物
  • 咽黏膜澹红,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
  • 纤维鼻咽镜检查回报:鼻黏膜苍白色,双下鼻甲肿胀,与中隔相贴,鼻中隔居中,右侧咽鼓管咽口可见少许分泌物,余未见异常

变应原筛查

  • 羊肉(+),蟹肉(++),黑胡椒(++),蟑螂(+),菊属(++),葎草(++),松属(+),杂草(++),禾本科/谷类(++),动物毛(+)

血常规

  • 白细胞12.55×10°L
  •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.30%
  • 中性粒细胞8.10×10°L
  • 嗜酸性粒细胞0.67×10°/L
  • 血小板393.00×10/L
  • 血小板压积0.36%

中医诊断

  • 鼻鼽(肺气虚寒)
  • 西医诊断:变应性鼻炎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