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
一诊

  • 患者信息

    • 姓名:吴某
    • 性别:男
    • 年龄:60岁
    • 初诊日期:1993年7月23日
    • 工作单位:南京装用车厂
  • 主诉

    • 鼻腔、口腔干燥
    • 鼻衄
    • 舌尖疼痛
    • 舌背部渗血
    • 大便稀薄已1年
  • 检查

    • 鼻左下甲瘦削,中隔肥厚;右侧有大突一个,其下有一出血点
    • 咽后壁污红,干枯
    • 舌背未见异常,舌苔厚腻而糙,上覆灰苔,质红少津
    • 脉平偏细
  • 医案

    • 脾失健运,大便长期稀薄;脾弱则失生化精微之权,当然口鼻常干而燥
    • 燥甚则痛而灼矣
    • 脾失统血,血失摄纳而任意外溢矣
    • 治宗李东垣手法
    • 处方:
      • 党参10g
      • 白术6g
      • 茯苓10g
      • 白扁豆10g
      • 山药10g
      • 乌梅10g
      • 焦仁10g
      • 酸枣仁10g
      • 大枣7枚
      • 甘草3g
    • 7剂煎服

二诊

  • 复诊日期:1993年7月30日

  • 病情变化

    • 干燥者明显改善,残存无几
    • 鼻衄已除
    • 舌痛舌衄,亦所存不多
    • 大便接近正常
    • 舌的表面有热感
    • 全身乏力
  • 检查

    • 鼻腔同上诊,出血点消失
    • 咽后壁污红干枯改善
    • 舌苔已化,呈薄苔
    • 脉平
  • 医案

    • 时处盛夏大暑,舌苔厚腻且糙,取用峻补重敛之剂得能苔化迅速,诸恙悉减者,可以证实中医之辨证论治之独到之处
    • 求痊之扉叩开,循径再进
    • 处方:
      • 党参10g
      • 白术6g
      • 茯苓10g
      • 酸枣仁10g
      • 山药10g
      • 乌梅10g
      • 仙茅6g
      • 仙灵脾10g
      • 大枣7枚
      • 甘草3g
    • 7剂煎服

三诊

  • 复诊日期:1993年8月6日

  • 病情变化

    • 干燥已不明显
    • 但舌头仍然疼痛烧灼,又有出血
    • 大便再度稀薄
    • 两颊粘膜呈地图型浅在性糜烂,周围充血而红(似乎糜烂型扁平苔癣)
  • 检查

    • 左重右轻
    • 舌薄苔
    • 脉平
  • 医案

    • 干燥得润而口疮糜烂,同时大便失调,宗脾开窍于口,舌为心苗论治
    • 处方:
      • 竹叶10g
      • 灯心草3g
      • 白茅根10g
      • 白术6g
      • 茯苓10g
      • 山楂10g
      • 六曲10g
      • 白扁豆10g
      • 六一散12g
    • 7剂煎服养阴生肌散,外用吹口腔患处,一日数次

按语

  • 不论干燥性、萎缩性的鼻炎,大多以虚证为多
  • 如第1例来某、第2例孙某、第4例吴某,比较单纯
  • 第3例陈某,则以其诊次之多(十一诊)、治程之长(10个多月)而诊诊变化无常,反复动荡,因之治法处方也随时变更
  • 如其不用辨证论治的手段,就将无所适从
  • 因之中医能治一些认为无法治疗的疑难杂症,就是依靠“辨证论治”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