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酸型萎缩性胃炎验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郑某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53岁
- 民族:汉族
- 婚姻状况:已婚
- 职业:内蒙古牙克石纪委干部
- 初诊日期:1988年9月9日
- 病历号:23051
病历摘要
- 主诉:胃脘胀满、疼痛9年,加重2个月。
- 病史:1979年因过食生冷,觉胃脘胀痛。1981年在内蒙古医院诊断为“胃窦炎”,服西药(不详)无效。1986年自觉加重,1987年3月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,1988年5月诊断为浅表萎缩性胃炎,自服甲氰咪胍等药,病情加重。
- 治疗经过:1988年5月来我院门诊治疗,服中药、摩罗丹1个月,疼痛有所好转。8月15日复诊续服上方,胀满进一步缓解,但仍有胃脘胀满、疼痛,伴烧心,纳呆,偶发嗳气。1988年9月9日以“慢性萎缩性胃炎”收入院治疗。
- 生活习惯:饮食无规律,有烟酒浓茶嗜好,素喜咸食,性情暴躁。
体格检查
- 体温:36℃
- 脉搏:72次/分
- 呼吸:18次/分
- 血压:13.3/9.3kPa
- 发育正常,营养中等,神清合作,自动体位。
- 全身皮肤粘膜:未见黄染及出血点。
- 浅表淋巴结:未触及。
- 头颅:无畸形,瞳孔正大等圆,对光反应灵敏。
- 扁桃体:不大。
- 气管:居中。
- 甲状腺:不大。
- 胸廓:对称。
- 两肺:叩清音。
- 心界:不大。
- 心率:72次/分,律整。
- 各瓣膜听诊区:未闻及杂音。
- 肝脾:未触及。
- 剑突下:有轻压痛。
- 肠鸣音:正常存在。
- 双肾区:无叩击痛。
- 舌质:暗红。
- 苔:黄腻。
- 脉:弦滑。
实验室检查
- 血色素:14.5g/dl
- 白细胞:10300/mm³
- 红细胞:495万/mm³
- 血糖:76mg%
- 肝功能:正常
- 乙肝表面抗原:阴性
- 尿常规、便常规:正常
- 甘胆酸:1258mg/ml
- 胆固醇:194mg/dl
- 甘油三酯:270mg/dl
- 高密度脂蛋白:35mg/dl
- 低密度脂蛋白:115mg/ml
- 心功能检查:窦性心动过缓,心电图大致正常,心音图大致正常,心尖搏动图不正常,心缩间期正常。
- B/M超声检查:心、肝、胆、脾、胰、肾未见异常。
胃镜检查
- 1988年5月17日:食管、贲门均(一),胃底粘膜色泽不均,可见蓝色血管呈枝状,胃体粘膜澹红色,皱襞规则。粘液湖量少质稠,胃角拱形,光滑,胃窦粘膜轻度花斑状,前壁可透见蓝色血管,大弯侧粗糙,诊断: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。
- 1988年5月19日:病理报告:胃体前壁、小弯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,胃窦前壁、后壁、小弯侧为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。
- 1988年5月23日:胃酸检查:胃液量少,质稠,BAO0mEq/h, pH7, MAO5.26mEq/h, pH5, PAO8.28mEq/h, 壁细胞4.14亿个,胃酸分泌功能明显减低。
- 1988年9月15日:胃底粘膜色泽轻度不均,可透见粘膜下血管,胃体粘膜淡红色,皱襞规则,粘液湖量中,色清,胃角拱形,光滑,胃窦粘膜轻度花斑状,未见粘膜下血管,粘膜较光滑,可见少量的黄色粘液返流,诊断:慢性浅表性胃炎。病理复查:胃体部、窦后壁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。窦大弯、小弯前壁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。
- 1988年9月13日:胃酸复查:胃液量少,BAO0.38mEq/h, pH4, MAO1.65mEq/h, pH2, PAO2.32mEq/h, 壁细胞数1.16亿个,基础胃酸增多,胃液中盐酸的浓度增加,胃泌酸功能偏低,较前次胃酸分泌功能好转。
中医诊断
- 诊断:胃脘痛
西医诊断
- 诊断:慢性萎缩性胃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