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科医案
感冒
病案1
患者信息:
- 姓名:张某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3岁
- 主诉:发热2日
现病史: 2日前因感受风热,体温高达39.3℃。经门诊用磺胺合剂及解热治疗,身热不退,烦躁不安,抽风。
现症: 微咳发热,头痛,不思乳食,颈项不强直,胸背等处未见麻疹,身热如灼,有时抽搐,指纹紫暗。
辨证: 外感风热,热极化风。
治则: 疏风清热。
取穴: 合谷、十宣(放血)、印堂、百会。
操作及效果: 上穴均用泻法,不留针,约5min后患儿汗出,3h后,体温渐正常,安然入睡。次日早晨,患儿正常,疾病告愈。
按语
- 十宣:经外奇穴
- 合谷:阳明大肠经原穴,二穴相配可以清热开窍
- 印堂:经外奇穴
- 百会:督脉经穴,二穴相配能理神开窍
合谷穴的作用及针刺方法
-
位置:手背第1、第2掌骨之间,平第2掌骨中点
-
功能:祛风清热,升清开窍
-
临床应用:
- 《甲乙经》:痱痿臂腕不用,唇吻不收
- 《针灸大成》:偏风,风疹
- 《金鉴》:破伤风,风痹
- 《杂病十一穴法歌》:头风头痛
-
针刺方法:
- 根据不同的病症,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
- 若针尖向上不断地捻转运针,针感可到达臂、肘、肩、颈项及头面部,以治疗上肢颈项及头面部疾患
- 若治疗发热,全身不舒可用泻法,解表清热
- 若风邪侵袭手部,手指活动不便,可针刺合谷透后溪,祛风舒筋活络
- 若治疗气厥证可用捻转提插重泻法,以祛风醒脑开窍
-
注意事项:
- 对于虚弱患者及孕妇,最好不予针刺
- 如若根据病情需定要取本穴时,手法一定要轻,要用补法,切忌用泻法
合谷与曲池、肩髃、百会、风门穴祛风功能的比较
- 合谷:治疗外风,祛上半身之风,特别是头顶,口面之邪风。适用于风热感冒、头痛、牙痛及上肢疼痛,有祛风清热开窍止痛的作用
- 曲池:治外风,祛周身之风,特别是周身肌肤之风邪。适用于风邪侵袭肌肤的皮肤病及风邪郁阻经脉的半身不遂,肢体疼痛,有祛风解表,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
- 肩髃:治疗外风,祛肩关节、颈项之风,适用于风邪侵袭肩关节疼痛,活动不便,颈项活动困难之症,有祛风通络止痛之效
- 百会:治疗外风,兼治内风,祛头风及肝风内动之风。适用于风邪侵袭于上的头顶热痛及肝风内动的头脑胀痛,小儿急惊风、抽搐、昏迷。有祛风止痛、平肝熄风之效
- 风门:治疗外风,祛上半身之风,特别是颈项、肩背之风邪。适用于风邪侵袭于表的外感感冒及外感咳嗽之病
合谷穴的配伍应用举例
- 合谷配承浆、地仓:祛风除湿,适用于口中流涎的中风病
- 合谷配印堂、太阳:祛风清热,适用于外感病头痛较重者
- 合谷配少商:清热利咽,适用于咽喉肿痛
- 合谷配人中、十宣、百会:平肝清热,适用于小儿高热惊厥
- 合谷配上星、阳白:清泻阳明,适用于前头痛
- 合谷配百会、前顶:平肝清热,适用于头顶痛
- 合谷配天柱、后顶:祛风清热止痛,适用于后头痛
- 合谷配率谷、太阳:疏肝补胆,适用于侧头痛
- 合谷配下关、颊车、内庭:清热止痛,导热下行,适用于风火牙痛
- 合谷配三阴交:活血祛瘀,引血下行,适用于经闭、难产
- 合谷配委中: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适用于手连肩嵴痛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