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内陷,阴竭气脱(急性传染性肝炎)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刘××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27岁
  • 职业:工人
  • 就诊时间:1962年2月4日

主诉

患者于1962年2月4日晚突然上腹部疼痛,伴有恶心呕吐,吐出物为食物残渣。当晚来门诊治疗未见好转。7日下午腹痛加重,剧痛时在床上翻滚,曾服舒肝丸稍有好转,8日解水样稀便数次,腹痛持续不愈。12日神志欠清,全身发烧,巩膜发黄,右上腹部有压痛,肝大在肋缘下2公分,脾未触及。即入某医院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合并胆道感染。入院后腹痛持续,黄疸加重,黄疸指数100单位;胆红质13毫克%,体温40℃,白血球28000,乃于2月15日手术,但术中发现胆囊、胆管无异常,亦未见胆道有结石及蝈虫,但见肝脏高度肿胀充血,肾脏亦肿胀充血,脾不大,肝活体组织检查,诊断为急性传染性肝炎。全身有散在性大小不等之出血点及瘀斑,阴道大量流血,大便下血。血液检查:黄疸指数125单位,胆红质13.5毫克%,脑絮(+++),麝絮(+++),谷——丙转氨酶320单位,凝血酶元时间(何惠氏法)27分钟,非旦白氮150毫克%,二氧化碳结合力69.4毫升%,氯化物250毫克%,血培养有类大肠杆菌。初步诊断为急性黄疸性传染性肝炎,败血症、急性肝肾功能衰竭(肝昏迷?尿毒症)。当即给予金霉素、四环素、青霉素、链霉素、疑血质、维生素K,葡萄糖、胆咸、丙酸睾丸酮等抗菌和保肝治疗,并用过一般剂量的氢化考的松二天,但病情未见起色。仍继续恶化,曾一度出现呼吸微弱,血压下降,脉搏几不能触及,经西医抢救及灌服独参汤后,稍有好转,乃于2月17日请中医会诊。

证候

  • 全身发黄
  • 神志半昏
  • 鼻鼾大作
  • 高烧不退
  • 全身紫斑
  • 阴道下血
  • 大便漆黑
  • 四肢浮肿
  • 小便微黄
  • 舌红苔黄厚垢腻
  • 脉微细如丝

辨证

肝胆湿热,蕴结于内,弥漫三焦,蒙蔽心包,同时,邪热迫血妄行,血去过多,阴血虚绝,阳气失附,脉微欲绝,已露元气欲脱之象。

治疗方案

解锁完整医案

详细的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