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血性中风后遗症医案
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孟某
- 性别:男
- 年龄:63岁
- 初诊日期:2006年3月23日
主诉
头晕、语言不利间作1月余。
初诊情况
1. 主要症状
- 头晕
- 喉中痰鸣时作
- 左半身麻木无力
- 语言不利
- 纳差
- 大便如常
2. 辅助检查
- 头颅CT提示:脑梗死
3. 体征
- 舌体正红
- 舌苔厚腻
- 脉弦细
4. 诊断
- 缺血性中风(脑梗死;高血压病2级,极高危)
5. 病机分析
- 风痰阻络,窍闭不通
- 经脉不利,筋骨不养
6. 治法
息风化痰通络
7. 方药
- 天麻10g
- 生白术9g
- 茯苓13g
- 法夏9g
- 菖蒲9g
- 远志9g
- 陈皮6g
- 僵蚕9g
- 郁金9g
- 红花9g
- 川芎9g
- 丹参13g
- 牛膝9g
- 麦芽13g
- 丝瓜络6g
复诊情况
1. 服药效果
- 服药7剂后,头晕症状减轻
2. 调整方案
- 期间外感风寒,出现流涕、鼻不适、胃部不适
- 方药略有增减,连服35余剂,诸症明显好转
按语
- 原方分析: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;加菖蒲、远志、僵蚕加强化痰散结之力;红花、川芎、郁金、丹参、牛膝活血通络。
- 治疗过程中:偶感风寒之邪,出现流涕、鼻不适、胃不适、苔较腻,加入白芷、防风。
- 白芷:阳明主药,引药上行达面部,化痰息风。
- 防风:加强散头面部风痰之邪。
- 加药原因:当下肢困痛加川断,《本草备要》曰“苦温补肾,能宣通血脉而理筋骨。”
- 最终目的:共达化痰息风、活血通络、补肾强筋骨之功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