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某医案
一诊
- 就诊日期:1993年12月28日
- 患者信息:姜某,男,29岁,浦口税务局职员
- 主诉:咽痛7年,遇寒凉、疲劳、多言、刺激性气味加重,背凉如冻
- 检查:咽峡弥漫性充血,扁桃腺Ⅰ度肿大,左右各一潴积性囊肿
- 舌象:舌薄苔
- 脉象:脉浮
- 医案:奇寒7载,情如《续名医类案》寒门相同。刻下感冒,治先以标。党参10g 荆芥6g 防风6g 羌活3g 独活6g 前胡6g 胡3g 桔梗6g 玄参10g 甘草3g,5剂煎服
二诊
- 就诊日期:1994年1月4日
- 主诉:奇寒之感依然
- 检查:舌糙腻根部厚而映黄苔,脉平
- 医案:奇寒7载难温,6年热药无效,症与《续名医类案》寒门一例全同,终以一清一泄而寒去温来,今可私淑一番。桑白皮10g 马兜铃6g 甜苈6g 丹皮6g 赤芍6g 薄荷6g 紫草10g 茜草10g 蝉衣3g 甘草3g,7剂煎服
三诊
- 就诊日期:1994年1月11日
- 主诉:药进7剂,7年奇寒,第一次感到温热,胸前背后的冰冷有所减轻
- 检查:舌薄苔(偏白),质有紫气,脉平
- 医案:如此奇寒怪冷,自古有之,戴思恭取用大承气汤及黄连导痰汤,李中梓取用金花汤,大寒治大冷之法而获得痊愈,故而葶苈大枣汤治之,当然事属可佳。唯更应考虑难敛之以暴易暴。肺经葶苈大枣易阳明之白虎汤。生石膏20g 知母10g 桑白皮10g 紫草10g 莲草10g 茜草10g 料豆衣10g 白茅根10g 太子参10g 甘草3g,7剂煎服
四诊
- 就诊日期:1994年1月18日
- 主诉:白虎汤仅进4剂,自感无效,似有倒退之感
- 检查:舌尖舌根疼痛及溃疡与口角糜烂,自己吃了柿饼,症状即减轻
- 医案:大热似寒,似无疑义。初诊试用清泄有效;复诊试用清营,无效,良以宣法优于清法。桑白皮10g 薄荷6g 荆芥炭6g 金银花10g 马兜铃6g 连翘6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甘草3g,7剂煎服
五诊
- 就诊日期:1994年1月25日
- 主诉:怕冷感又见进一步缓和
- 检查:舌薄苔,脉平偏细
- 医案:奇病怪治,粗获成效。再宗原旨。桑叶6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荆芥炭6g 连翘6g 薄荷6g 黄芩3g 马兜铃10g 山栀10g 甘草3g,7剂煎服
六诊
- 就诊日期:1994年2月8日
- 主诉:怕冷感似乎有卷土重来之感
- 检查:舌薄苔,质有红意,脉细
- 医案:7年奇冷,今已解矣。刻下还潮,大有徘徊裹足之势,甚至寒意再复抬头。检查:脉来细小。医案:凉剂已告失宜,温药更难冒险。只能振作脾土,使其阳气自生。升麻3g 黄芪10g 党参10g 仙鹤草10g 白术6g 茯苓10g 仙茅6g 仙灵脾10g 杏仁10g 象贝母10g 甘草3g,7剂煎服
七诊
- 就诊日期:1994年2月22日
- 主诉:脘部作痛呈游走性,胸前背后仍稍有冷感,小便色黄,睡眠差
- 检查:舌薄苔,脉细
- 医案:奇寒始解,脾阳求充,香砂六君主之。党参10g 白术6g 陈皮6g 木香3g 砂仁(后下)3g 仙茅6g 仙灵脾10g 10g 甘草3g,7剂煎服
八诊
- 就诊日期:1994年3月1日
- 主诉:凛然已无,温暖仍然没有,四五年不能吃水果,现在可以恣进无妨,口腔有干感而不求水润
- 检查:舌薄苔,脉平有力
- 医案:凛然消失,药已显灵。温暖难求,春寒之故。水果能进,主症已除。后遗一二,气怯而营亏之故。取八珍加减。黄芪10g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熟地10g 当归10g 川芎3g 白芍6g 仙鹤草10g 甘草3g,7剂煎服
按语
此病为神经官能症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