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桂芝医案

一诊

患者信息:

  • 姓名:李某
  • 性别:女
  • 年龄:70岁
  • 初诊日期:2007年10月22日

病史:

  • 食管癌术后10个月
  • 鳞状细胞癌
  • 2007年4月发现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,放疗后消退
  • 复查CT、B超、肿瘤标志物、血常规正常
  • 生化:Chol 5.84 mmol/L

现症:

  • 头晕
  • 眠可
  • 纳食量不多
  • 无噎膈感
  • 大便稍干
  • 胸骨后发堵
  • 舌红苔少
  • 脉沉细

辨证:

  • 痰湿阻滞
  • 脾气亏虚

立法:

  • 利湿化痰
  • 益气健脾

处方:

  • 瓜蒌皮 15g
  • 清半夏 10g
  • 黄连 10g
  • 太子参 15g
  • 炒白术 15g
  • 茯苓 15g
  • 女贞子 15g
  • 枸杞子 15g
  • 石见穿 15g
  • 威灵仙 15g
  • 天麻 10g
  • 葛根 15g
  • 代赭石 15g
  • 鸡内金 30g
  • 生麦芽 30g
  • 鳖甲 15g
  • 草河车 15g
  • 当归 6g
  • 蛇舌草 30g
  • 生蒲黄(包煎) 10g
  • 天龙 5g
  • 生甘草 10g

煎服法:

  • 14付,水煎服,2天1剂
  • 1付药煎汁400500ml,每次服用100125ml,早晚各1次
  • 消癌平片每次口服3片,每日3次,餐中服

二诊

患者信息:

  • 二诊日期:2008年9月17日

现症:

  • 病情稳定
  • 无明显不适
  • 舌红苔薄白
  • 脉沉细结代

处方:

  • 太子参 15g
  • 炒白术 15g
  • 茯苓 15g
  • 急性子 5g
  • 生黄芪 30g
  • 杭白菊 15g
  • 远志 10g
  • 桑椹 30g
  • 鳖甲 15g
  • 白芷 10g
  • 露蜂房 5g
  • 血余炭 10g
  • 威灵仙 15g
  • 莪术 10g
  • 枸杞子 15g
  • 桑螵蛸 10g
  • 代赭石 15g
  • 鸡内金 30g
  • 生麦芽 30g
  • 葛根 15g
  • 天麻 10g
  • 杜仲 10g
  • 炮山甲 8g
  • 生蒲黄(包煎) 10g

煎服法:

  • 14付,煎服法同前
  • 成药继服

三诊

患者信息:

  • 三诊日期:2010年5月6日

现症:

  • 大便干,两三天解1次
  • 舌澹红
  • 苔薄腻
  • 脉细滑

处方:

  • 白豆蔻 9g
  • 杏仁 9g
  • 生苡仁 15g
  • 川朴 9g
  • 清半夏 9g
  • 淡竹叶 9g
  • 莪术 9g
  • 生白术 30g
  • 威灵仙 15g
  • 女贞子 15g
  • 郁金 10g
  • 石见穿 10g
  • 太子参 15g
  • 炒白术 15g
  • 茯苓 15g
  • 炮山甲 6g
  • 鳖甲 10g
  • 九香虫 6g
  • 地龙 6g
  • 生甘草 9g
  • 白芷 10g
  • 露蜂房 5g
  • 三七 5g
  • 蛇舌草 30g
  • 生蒲黄(包煎) 10g

煎服法:

  • 14付,煎服法同前
  • 成药继服

四诊

患者信息:

  • 四诊日期:2012年5月2日

现症:

  • 头晕
  • 乏力
  • 反酸
  • 纳可
  • 眠可
  • 二便调
  • 舌胖
  • 苔薄腻
  • 脉沉细结代

处方:

  • 瓜蒌皮 15g
  • 清半夏 9g
  • 黄连 10g
  • 吴茱萸 5g
  • 生黄芪 30g
  • 何首乌 15g
  • 生苡仁 15g
  • 杏仁 10g
  • 生甘草 10g
  • 滑石 10g
  • 太子参 15g
  • 炒白术 15g
  • 茯苓 15g
  • 天龙 6g
  • 僵蚕 10g
  • 九香虫 6g
  • 代赭石 15g
  • 生麦芽 30g
  • 鸡内金 30g
  • 白薇 10g
  • 龙眼肉 10g
  • 蛇舌草 30g
  • 半枝莲 15g
  • 白蔻仁(包煎) 15g
  • 生蒲黄(包煎) 10g

煎服法:

  • 14付,煎服法同前
  • 成药继服

诠解

  • 首诊中,患者症见胸骨后发堵,以小陷胸汤宽胸利膈;四君子加女贞子、枸杞子等健脾益肾;威灵仙、石见穿、蛇舌草、草河车、天龙等解毒散结;天麻、葛根息风通络止头晕;代赭石、鸡内金、生麦芽提升胃气;鳖甲软坚散结;当归、生蒲黄活血散结。
  • 孙桂芝教授认为食管癌之根本在“脾胃”,二诊时一般情况好,无明显不适,仍当健脾和胃,以固根本。故以黄芪建中汤加四君子健脾养血;威灵仙、莪术、急性子通利开膈;远志安神定志;小胃方祛瘀生新;桑椹、枸杞子、杜仲、桑螵蛸益肾生髓养血;代赭石、鸡内金、生麦芽调和胃气;葛根、天麻通络息风以防治眩晕;炮山甲、鳖甲软坚散结。
  • 三诊之时患者病情稳定,舌苔薄腻,属脾虚湿阻,以三仁汤加四君子以健脾祛湿;合二术郁灵汤开膈散结。
  • 四诊时纵隔可见多发淋巴结,但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,舌苔仍薄腻,续以三仁汤化湿;四君子汤加黄芪、首乌健脾益肾。反酸属肝胃不和,以小陷胸汤合左金丸疏肝和胃。
  • 本案的精要在于,病例记录中患者病史共计5年,期间孙桂芝教授所调整主方次少,基本以守方为主,可见固守基本诊治思路,获效守方在恶性肿瘤疾病中的重要性,并不是因患者临证不适改变而大幅变方,仍以关键病因病机为遣方用药之根本方略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