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病例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陆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47岁
- 职业:教师
- 入院日期:1982年9月23日
主诉
- 口眼干燥12年
- 周身关节疼痛变形2年半
病史
- 1970年11月始觉唇舌干燥,饮食稍干则难以下咽
- 1973年病症加重,继见两目干涩,目多眵,眼结膜充血,牙齿干燥,五心烦热,急躁易怒
- 1976年在北京口腔医院作腮腺碘油造影见腮腺明显萎缩,泪滤纸试验呈阳性反应,类风湿因子阳性,诊为干燥综合征
- 1980年3月高热后继见右手拇指关节红肿疼痛,渐及指趾、腕踝、膝关节,发展为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,痛作时局部肿胀灼热,行动受限,渐至变形
现症
- 口、眼、鼻腔干燥少津,进食需用水送下
- 五心烦热,午后尤甚,无汗
- 左髋关节疼痛,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,局部皮肤灼热而喜热熨,痛甚则指趾尖端发凉,晨起尤甚,与天气变化无明显关系
- 膝、掌、指关节变形,影响功能活动
- 纳寐尚可,大便干,每4~6天始得一行,小便调
体征
- 神清形瘦,步履艰难
- 两手掌指及膝趾关节肿大,掌指关节呈尺侧偏向畸形,右甚于左
- 双手大小鱼际肌肉萎缩,大骨枯藁,大肉陷下
- 左腿较右腿缩短3cm
- 舌体稍胖,质红绛有裂纹,少津无苔
- 齿板枯干,皮肤干涩,手心灼热
- 脉细弦数
- 体温36.2℃,脉率84次/分,呼吸20/分,血压24/13.3kPa(180/100mmHg)
- 血红蛋白106.0g/L, 白细胞8.9×10°/L, 中性0.68,淋巴0.32,血沉79mm/h, 抗链球菌溶血素“O”200U/ml, 类风湿因子阳性,抗核抗体阴性
- 血清白蛋白31.5g/L, 球蛋白28.0g/L, 免疫球蛋白IgG:217U/ml, IgA:70U/ml, IgM:126U/ml, 血中找到狼疮细胞
- X线片示左股骨颈病理性骨折,远折端处有骨质稀疏表现
中医诊断
- ①虚劳
- ②燥痹
- ③骨折
西医诊断
- ①干燥综合征
- ②类风湿关节炎
- ③左股骨颈病理性骨折
诊治实录
1982年10月2日
- 症状:患者口鼻干燥灼热,渴而引饮,舌红绛龟裂无苔,脉象细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