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47岁,咽喉异物感1年,加重1周。面色苍白,舌淡紫、苔白薄腻,脉弦细。体瘦,眠差多梦,头昏心烦,胸闷喉阻,左侧颈部疼痛连胸,大便黏腻不爽,月经量少色红,经期下腹胀痛。中医诊断梅核气,证型气郁痰凝络阻。咽喉黏膜色淡红,滤泡轻度增生,扁桃体Ⅰ度肿大。
络阻梅核气气郁痰凝心胸烦闷
查看详情 →
女,48岁,头痛20余年,近10年加重,伴恶心、呕吐、夜不能眠,劳累、睡眠少、生气时加剧,前额及后头颈部疼痛。舌质澹,苔白腻,脉沉弦。辨证为久痛病邪入络,阻滞脉络,脑络不通。
络阻头痛肝气郁结血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左腋至乳房、肩臂颈项硬肿,日夜掣痛,脉细神羸,气血俱虚。病因病机为抑郁伤肝,思虑伤脾,气动于中,木火夹痰上升,少阳经气郁结。舌象未提及,面色未提及,声音未提及,气味未提及,病史未提及,脉象细弦涩,证型为肝脾郁结,气与痰滞,石疽坚肿,咽肿喉痹,牙紧颈酸,项胀,厥少不和,经络壅塞。中医病名为石疽。
络阻石疽肝郁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7岁。口眼干燥12年,周身关节疼痛变形2年半。主症为口、眼、鼻腔干燥少津,进食需用水送下,五心烦热,午后尤甚,左髋关节疼痛,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,局部皮肤灼热而喜热熨,指趾尖端发凉,晨起尤甚。舌体稍胖,质红绛有裂纹,少津无苔,脉细弦数。中医诊断为虚劳、燥痹、骨折。病机属阴虚燥热,络脉失养。
络阻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左股骨颈骨折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咽喉异物感1年,加重1周。咽黏膜色淡红,滤泡轻度增生,扁桃体Ⅰ度肿大。面色苍白,双眼微红,下睑轻度浮肿,舌淡紫,舌下经络紫黑,苔白薄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梅核气,辨证气郁痰凝络阻。失眠、多梦、头昏、心胸烦闷、腹胀、大便黏腻不爽、月经量少色红、经期下腹胀痛。
络阻梅核气气郁痰凝心胸烦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0岁。主诉右眼突然视力下降16天。中医诊断血瘀络阻。舌质红,舌下有瘀点,苔薄黄。脉弦有力。眼底检查示右眼颞上方静脉充盈、迂曲,有大片状出血,黄斑周围有大量星芒状硬性渗出。血压130/84mmHg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。
络阻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0岁,性别女。主要症状为左侧面部抽动,每分钟10次左右,伴面部麻木、口苦。病程5日。中医病名面神经痉挛。证型外感风邪,引动肝阳,夹痰上扰。病因病机外感风邪,引动肝阳,夹痰上扰。舌质红苔薄白中微黄,脉沉弦而滑。
络阻面痛肝阳上炎痰扰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女性。主诉两手指苍白、色紫,交替发作1年,入冬后两手指僵硬、冷痛麻木,膝、踝关节疼痛肿胀,面部表情呆板,皮纹消失,夜寐咳嗽。面部表情淡漠,皮肤无弹性,僵硬、鹰鼻,雷诺氏现象。ESR 82mm/h,CRP 31.2mg/L,IgG 20.9g/L,IgM 3.19g/L,CIC阳性,RF阳性,mP 72mg/L,ENA总抗体阳性。诊断硬皮病。
络阻硬皮病气血不足寒凝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男性。主诉双侧睾丸坠胀、发凉,会阴部不适8年余,勃起不坚,性欲下降。舌苔白润,质微黯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肝郁寒凝络阻。
络阻前列腺疼痛肝郁寒凝睾丸坠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男性。主诉关节疼痛10余年,近半年关节屈伸不利。现病史示关节晨僵,手足关节活动时有响声,形体瘦削,头晕耳鸣,晨起口干,夜寝不安,大便秘结。望诊未提及,闻诊未提及,问诊示病史及症状,切诊未提及。中医病名为痹证,证型未明确,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,经络痹阻,久病伤阴。
络阻关节痛肝肾阴虚血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,咽喉异物感1年,加重1周。面色苍白,舌淡紫,苔白薄腻,脉弦细。体征包括消瘦、双眼微红、下睑浮肿、头昏、心胸烦闷、多梦、腹胀、大便黏腻、月经量少、经期下腹胀痛。中医诊断为梅核气,辨证为气郁痰凝络阻。
络阻梅核气气郁痰凝心胸烦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主诉鹤膝疽已久,漫肿疼痛,皮色不变,难以步履。证候为风邪痰湿稽留络道,营卫闭塞不通。舌象未提,脉象未提。中医病名为鹤膝疽,证型为风邪痰湿稽留络道,营卫闭塞不通。病程长短为已久。
络阻鹤膝疽气虚风邪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。左侧乳房左上方有肿块如枣核及豆粒大五六枚,胀痛牵引整个乳部及胁腋。中医诊断为气郁痰凝络阻。巩膜青黯,舌质澹红,边微紫,脉沉弦。
络阻乳腺增生气郁痰凝乳房胀痛
查看详情 →
6岁男童,四肢萎软、肌肉瘦削,病程未明确。舌质红,苔薄有红斑,脉小。先天禀赋不足,真元大亏,瘀血湿邪阻滞,经脉不通。
络阻痿证真元大亏瘀血阻滞
查看详情 →
28岁男性 右胁疼痛 脘腹胀闷 纳呆 肢困 饮食欠佳 厌食油腻 啧逆嗳气 头晕脑胀 神疲乏力 体瘦面苍 淡舌 薄白苔 沉弱脉 气虚血滞 肝气郁结 脾失健运 气滞络阻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
络阻气虚血滞肝气郁结脾失健运
查看详情 →
黄某,69岁,右下肢发麻2月余,伴头晕、头痛、眼花。舌暗红边尖瘀,舌苔厚,脉弦滑。诊断为腰腿痛(虚型),属外经病,因麻而无力,为虚型。病位在腰,涉及肾俞、秩边、飞扬、阳陵泉等穴位,症见右下肢足大趾背伸力弱,右腿和臀部肌肉松软,右临泣、右秩边压痛明显。
络阻腰腿痛肾虚肝阳上亢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6岁,男性。主诉双下肢麻木、疼痛8年余,加重1年。主要症状为双下肢疼痛、麻木,伴大便干结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沉细数。腰部CT示L3~4、L4~5、L5~S1腰椎间盘突出。中医诊断为痹证,证型为肾虚络阻。
络阻痹证肾虚腰椎间盘突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0岁,女性。主诉为上肢手指发麻发冷,皮肤先白后乌紫,针刺样疼痛,每次发作约半小时,得温暖缓解,反复发作两年,寒冷季节加重,逐渐延及下肢,行动困难。中医诊断为寒痹、痛痹。舌质澹,边青紫,苔润白,口不渴,脉沉弦细。病程两年,症状反复,遇寒加重,得温缓解。病因病机为寒凝络阻,阳虚生外寒。
络阻寒痹痛痹阳虚
查看详情 →
时病囊疡之后,营热不化,内结于络,块痛如肠痈,下注于足,痹痛如鹤膝。脉象虚数而急,舌红无苔,兼有阴损之象。营虚络阻,内热留恋。
络阻肠痈营热阴损
查看详情 →
47岁女性,头晕头痛6年,低热,两太阳穴处头痛明显,怕冷,口干,易感冒鼻塞,月经减少,纳食、睡眠可,二便调,脉沉细,舌苔薄白,质暗,中医诊断为头晕,病程自2001年起,病机可能与气血不足、络脉瘀阻有关,辅助检查示颅内脑动脉硬化,多发性大动脉炎。
络阻头晕头痛气虚血瘀阴虚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