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医案

患者信息

  • 姓名: 乙
  • 初诊日期: 1998年4月5日

病史

患者半年前患感冒治愈后,自觉全身疲倦乏力,腰胀酸痛,头晕闷,阳事不举。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,西医化验检查未发现病因病灶。

主诉

疲倦乏力,腰胀酸痛,头晕目眩,阳痿近半年。

问诊

  • 大便: 先结后溏,排泄困难
  • 小便: 短少偏黄
  • 饮食: 纳差

望诊

  • 面容: 愁容满面,心烦意乱
  • 形体: 偏胖
  • 面色: 暗淡

舌诊

  • 舌质: 淡
  • 舌体: 胖边露齿痕
  • 舌苔: 白厚腻而水滑

切诊

  • 两寸关: 弦滑
  • 两尺: 沉伏

触诊

  • 双手和腰部: 凉而湿润
  • 脘腹部: 柔软

辩证

水湿寒毒,浸淫三焦,阳虚阴盛,神不守舍。

立法

驱逐水患,燥湿散寒,强阳抑阴,安神定志。

选方

  1. 一味巴豆霜
  2. 四逆汤加减

用药

  • 一味巴霜胶囊: 4粒(每粒含巴豆霜0.25克),一次2粒,隔日一次,浓米汤吞服,两小时后再服中药。
  • 四逆汤加减:
    • 熟附片: 50克
    • 干姜: 30克
    • 枣仁: 30克
    • 白术: 30克
    • 人参: 20克
    • 猪苓: 30克
    • 泽泻: 30克
    • 白芍: 30克
    • 茯苓: 30克
    • 紫苏: 30克
    • 炙甘草: 30克
    • 两剂水煎服,两剂服三日,每剂煎三次混合,一日四次,每次150毫升。

医嘱

  • 如服巴豆霜后,腹泻次数过多,喝冷稀粥解之。
  • 巴豆霜胶囊减服一粒。

效果

三日后患者单独前来就诊,面露喜色,急急告之,效果太好了,半年多来的疾苦已去大半。患者说:就诊回家后,未等妻子熬好米汤,就用温开水吞服巴豆霜胶囊,治病心切,凝药量轻了,自作主张,吞服胶囊3粒。半小时后便觉腹中鸣响,继而放屁频繁,气味很臭,大约20分钟之后,解下干稀大便许多,1小时内解大便几次,纯是水样,涌泻而出,十分恶臭。腰胀酸痛,头晕目眩,顿然减轻许多,口渴欲饮,思饮食,喝稀粥两碗,倦困而睡。按医嘱服中药汤剂,隔日吞服一粒巴豆胶囊,解稀便三次,便色转黄。

二诊

1998年4月8日。

  • 望诊: 面色转红,满脸愁容已去,心烦意乱已消。
  • 舌诊: 舌质转红,白厚腻苔,已退大半。
  • 切诊: 两关略弦,两尺沉细。
  • 效不更方: 拟上2方加: 黄芪50克、当归25克、枳实20克,三剂水煎服,煎三次混合,两日一剂,一日4次,每次150毫升。

患者反馈

药后,患者自觉诸症均除,余无恙也。但吾告之,疾苦虽除,元气尚未复也,必服调理之药,且必忌房事百日,方无后患之忧。患者因厌服药,二月左右复来就诊,余无它恙,阳事不举,举而不挺,吾告之,必服药酒或丸药缓以图之,方可愈疾,无奈患者乃畏服药,不了了之。几年后与患者偶遇,告之吾,他已离婚,后悔未医嘱。病有可愈而难遇医者,医可愈而患者非愈也,实乃患者之憾事,也医之憾事也。

按语

此患者按中医体质学辨证分类,乃是痰湿体质之人,因职业因素常饮矿泉水,平素又好喝啤酒,且性生活放纵,元阳暗耗在前,阴邪欲淫在后,感冒伤及元气,经治疗,表证解,里更虛,阳无以主,阴霾弥漫,三焦水道失利,水湿寒毒为患,故而头晕疲倦,心烦意乱,神志不定,腰疼胀,阳事不举,纳差便难,诸症蜂起。虽经中西医医,而未开源逐水,捣其巢穴,强阳化阴。所幸元阳未败,一味巴豆胶囊,逐寒水,除污垢,邪去正方可安,复以四逆汤加减回阳,安神定志,惜患者未道医嘱,痊愈顽疾。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