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发明噎食病医案
初次治疗
1. 病情描述
吴发明患噎食病,咽喉阻塞,胸膈窄紧,进食时必呕痰水,带食而出,呕尽方安。病程已逾月余,未尝粒米。
2. 诊断分析
形瘦性躁,色赤脉滑,舌傍虽红,白苔涎沫如粉堆积。判断为痰火素盛,七情郁结,扰动五志之阳,纠合而成斯疾。
3. 治疗方案
疏与四七汤合四磨饮而安。
4. 方药组成
- 四七汤:人参、官桂、半夏、甘草、生姜
- 四磨饮:人参、槟榔、沉香、乌药(等分)
次年复发
1. 病情描述
次年复发,自以前方再服不应。
2. 诊断分析
脉虽滑而带数,唇燥舌赤。
3. 治疗方案
四七汤除半夏加石斛、桑叶、丹皮、蒌皮。
4. 方药组成
- 四七汤:人参、官桂、石斛、桑叶、丹皮、蒌皮、生姜
- 四磨饮:人参、槟榔、沉香、乌药(等分)
越年复发
1. 病情描述
越年又发,病益加甚。
2. 诊断分析
脉来浮滑,嘈杂胸痞,胃之上脘必有陈腐之气与火交结。
3. 治疗方案
五磨饮中用槟榔、乌药加白芍,七气汤中用厚朴、苏梗,加入旋覆花、郁金、橘红、淡豉、山栀。
4. 方药组成
- 五磨饮:槟榔、乌药、白芍、厚朴、苏梗、旋覆花、郁金、橘红、淡豉、山栀
- 七气汤:半夏、厚朴、茯苓、苏叶、生姜、大枣
再次复发
1. 病情描述
后因七情不戒,饮食不节,药饵不当,调理不善,逾年仍发。
2. 诊断分析
脉转涩,舌心燥粉堆积,气壅便秘。
3. 治疗方案
苏子、芥子、莱菔子、巨胜子、火麻仁擂浆取汁,合四磨饮服之。
4. 方药组成
- 苏子、芥子、莱菔子、巨胜子、火麻仁(擂浆取汁)
- 四磨饮:人参、槟榔、沉香、乌药(等分)
总结与按语
1. 吴发明提问
吴发明问:世云古方难以治今病,谓今病必须今方,今以今方今病,且本症本人,而取效不再者,其故何哉?
2. 余回答
本症虽同,兼症则异,此正谓景因时变,情随物迁耳。药犹兵也,方犹阵也,务在识机观变,因地制宜,相时取用,乘势而举,方乃有功。若不识地势,不知时宜,敢任战伐之权哉?
吴恍然曰:若是,真所谓胶柱不可鼓瑟,按图不可索骥矣。
3. 按语
此医案详细记录了吴发明噎食病的多次复发及治疗过程,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,以及方药的灵活运用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