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
一诊

患者信息: 余某,男,45岁,石油部

就诊日期: 1959年7月16日

主诉: 失眠、肢惕、头目昏蒙、耳窍作鸣

治法: 宁神清脑

处方:

  • 煅青龙齿 12克
  • 牡蛎 10克
  • 珍珠母 12克(前三味先煎)
  • 野茯神 12克
  • 炙远志肉 3克
  • 炒酸枣仁 24克
  • 柏子仁 10克
  • 夜交藤 12克
  • 白疾藜 10克
  • 野料豆 10克
  • 冬青子 10克
  • 玄精石 10克
  • 十大功劳叶 10克

二诊

就诊日期: 1959年7月19日

病情变化: 夜寐较酣,肢惕未作,头目尚清,脉来沉取较弱

处方:

  • 煅青龙齿 12克
  • 珍珠母 12克(前二味先煎)
  • 野茯神 12克
  • 炙远志肉 3克
  • 炒酸枣仁 24克
  • 夜交藤 12克
  • 益智 3克
  • 北五味子 5克
  • 甘枸杞子 10克
  • 甘菊花 5克
  • 冬青子 10克
  • 玄精石 10克
  • 蒸菟丝饼 10克

三诊

就诊日期: 1959年8月9日

病情变化: 证象如前

处方:

  • 煅青龙齿 12克
  • 生牡蛎 12克
  • 珍珠母 12克(前三味先煎)
  • 野茯神 12克
  • 炙远志肉 3克
  • 石菖蒲 2.5克
  • 柏子仁 12克
  • 炒酸枣仁 24克
  • 夜交藤 12克
  • 益智 3克
  • 北五味子 5克
  • 夏枯草 10克
  • 甘菊花 5克

四诊

就诊日期: 1960年1月14日

按语:

  • 脑为髓海,神之舍,亦宗脉之所聚也。政务冗繁,用心劳神,脑海失宁,夜寐欠安,肢骸作酸不舒,脉濡、微弦。姑从心、肾论治。

处方:

  • 制灵磁石 15克
  • 煅青龙齿 12克
  • 珍珠母 24克(前三味先煎)
  • 野茯神 12克
  • 炙远志肉 3克
  • 炒酸枣仁 24克
  • 合欢花 12克
  • 首乌藤 12克
  • 川杜仲 10克
  • 炒续断 6克
  • 炒淮牛膝 10克
  • 石楠叶 10克
  • 十大功劳叶 10克

五诊

就诊日期: 1961年8月26日

按语:

  • 脑为髓海,神之舍,宗脉之所聚也。肾亏髓减,脑失所赡,用心劳神,宗脉失宁,夜难安寐,记忆减退,肢骸酸软,间有惕动之象。脉濡滑、微弦,尺部乏力。仍议从心、肾论治。

处方:

  • 制灵磁石 18克
  • 煅青龙齿 15克
  • 珍珠母 24克(前三味先煎)
  • 野茯神 15克
  • 炙远志肉 3克
  • 夜交藤 12克
  • 生熟枣仁各 12克
  • 北五味子 3克
  • 制黄精 10克
  • 麦冬 6克
  • 蒸菟丝饼 10克
  • 川杜仲 10克
  • 炒续断 6克
  • 十大功劳叶 10克
  • 龙眼肉 10克

六诊

就诊日期: 1961年8月31日

病情变化: 夜卧肢骸酸麻乏力好转,惟睡眠仍难酣熟,目视自觉无力,脉濡滑、稍数。证药相合,守原方出入。

处方:

  • 制灵磁石 18克
  • 煅花龙骨 15克
  • 牡蛎 10克
  • 珍珠母 24克(前四味先煎)
  • 朱茯神 15克
  • 炙远志肉 3克
  • 柏子仁 10克
  • 生熟枣仁各 12克
  • 玄精石 10克
  • 白蒺藜 10克
  • 野料豆 10克
  • 女贞子 10克
  • 麦冬 6克
  • 莲子心 3克
  • 桑椹 2克
  • 熟蕤仁 6克

七诊

就诊日期: 1961年9月9日

病情变化: 夜寐略觉平稳,卧则肢骸酸麻已微,目视乏力亦觉稍愈,脉濡弦。仍守原意出入治。

处方:

  • 制灵磁石 18克
  • 煅花龙骨 15克
  • 牡蛎 12克
  • 珍珠母 24克(前四味先煎)
  • 朱茯神 15克
  • 炙远志肉 3克
  • 生熟枣仁各 15克
  • 柏子仁 10克
  • 何首乌 12克
  • 大熟地 12克
  • 潞党参 10克
  • 绵黄芪 12克
  • 甘枸杞子 10克
  • 蒸山茱萸 10克
  • 桑椹 10克
  • 甘菊花 5克

登录查看更多医案

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、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
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

⚠️

重要提示
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