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虚肠燥医案
患者信息
- 姓名:闫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42岁
- 职业:教师
- 初诊日期:2012年2月16日
主诉
便秘、乏力1年。
病史
1年前患者行痔疮手术后出现大便干结难解,57日一行,自行服用麻仁润肠胶囊后稍缓解,但仍45日一行,伴神疲乏力,心悸,面色无华,头晕,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,查血常规示:红细胞3.01×10^12/L, 血红蛋白93g/L, 查生化全套、肿瘤标志物、大便正常、腹部彩超等均正常,考虑功能性便秘,医生建议其增加运动量、增加粗纤维膳食的摄入、增加饮水量等,但病情无明显改善,继之需间断服用果导片(酚酞片)方能排便。遂求治于中医。既往史:有3年痔疮病史,每因大便干结或劳累等反复便后出血如线状,1年前作痔疮手术后血止。
刻诊
- 大便秘结,5~7日一行
- 神疲乏力,心悸
- 面色无华,头晕
- 口干咽燥
- 无腹痛、里急后重
- 无黏液脓血便
- 无胸闷、气促、呼吸困难等
- 舌澹,苔白
- 脉细涩
诊断
- 中医诊断:便秘(血虚肠燥)
- 西医诊断:功能性便秘(出口梗阻型便秘)
辨证论治
患者痔疮日久,反复便后出血,日久致血虚津少,不能下濡大肠,故大便秘结。血虚不能上荣,故面色无华。心失所养则心悸。血虚不能滋养于脑,故头晕。舌澹,苔白,脉细涩为阴血不足之象。本病病机为血虚肠燥,治以养血润燥为法。嘱其加强饮食营养,注意饮食起居有节,避免过度劳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