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整理
基本信息
- 患者姓名:倪某
- 性别:女
- 年龄:34岁
- 籍贯:江西省
- 首诊时间:1997年9月6日
主诉
失眠反复发作2年余,加重10天。
现病史
- 发病时间:2年前
- 诱因:工作压力过大,心情不畅,情志抑郁
- 症状:夜间入睡困难,夜寐不实,多梦,晨起头昏蒙不清,精神萎靡不振
- 伴随症状:性情急躁,易怒,生气后则乳房胀痛
- 近期加重情况:近10天因与家人争吵,彻夜不寐。口服药物无效
- 当前症状:入睡困难,头昏沉,神倦乏力,双目干涩,善太息,口干口苦,食欲欠佳,月经量少,乳房胀痛,大小便正常
舌脉
- 舌质:暗澹
- 苔:薄白
- 脉:弦细
诊疗经过
-
首诊:曾在当地医院口服谷维素、枣仁安神口服液、养血安神药及镇静安神药物等,所苦不减。B超检查示双侧乳腺增生
-
首诊方药:
- 丹皮10g
- 炒栀子12g
- 当归15g
- 赤芍12g
- 白芍12g
- 柴胡6g
- 薄荷6g(后下)
- 茯苓15g
- 炒白术12g
- 炒枣仁30g
- 夜交藤30g
- 合欢花15g
- 玫瑰花6g
- 香附8g
- 陈皮10g
- 麦冬15g
- 熟地黄20g
- 生甘草6g
- 元胡12g
- 7剂,水煎服,日2次
-
二诊:服上方后,患者夜晚能睡2~3个小时,口干口苦、叹息缓解。乳房胀痛减轻,仍有头昏、双目干涩。舌脉从前。按上方再行加减服之
- 当归15g
- 赤芍12g
- 白芍12g
- 柴胡6g
- 茯神15g
- 炒白术12g
- 麦冬12g
- 石斛15g
- 炒栀子10g
- 丹皮10g
- 香附8g
- 陈皮8g
- 熟地黄20g
- 焦三仙各15g
- 玄参12g
- 炒枣仁30g
- 夜交藤30g
- 生甘草6g
- 玫瑰花6g
- 元胡12g
- 7剂,水煎服,日2次
-
三诊:药后患者睡眠好转,头不昏,精神状态亦佳。口干口苦、叹息、乳房胀痛已消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弦缓。再以前方加减巩固治疗
- 柴胡6g
- 当归12g
- 熟地黄15g
- 赤芍10g
- 白芍10g
- 川芎6g
- 茯苓12g
- 炒白术12g
- 党参15g
- 枳壳12g
- 陈皮10g
- 香附6g
- 生甘草3g
- 玫瑰花6g
- 山慈菇6g
- 浙贝母15g
- 刺五加15g
- 红景天15g
- 10剂,水煎服,日2次
半年后随访
- 情况:失眠未复发,月经量正常
按语
此案系肝郁血虚、心神失养之不寐。肝性喜条达,恶抑郁,为藏血之脏,体阴而用阳。情志不畅则肝木失其条达,疏泄不畅,肝体失于濡养,肝郁血虚致月经量少。心藏神,主血脉,血虚而不能养心,故出现不寐。足厥阴肝经“布胁肋,循咽喉之后,上入颃颡,连目系,上出额,与督脉会于巅”。肝郁日久化火,故魏师运用疏肝清热、养血安神之方药。方中柴胡、陈皮、香附、玫瑰花疏肝解郁;炒枣仁、合欢花、夜交藤养心安神;麦冬养阴生津;熟地黄、当归、赤芍补血养血兼以滋阴;伍之薄荷少许,疏散郁遏之气,透达肝经郁热;丹皮、炒栀子以清热凉血;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茯苓、白术以健脾益气。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,元胡具有较强的镇静、催眠之功效。二诊中,用石斛、玄参滋阴降火。三诊配方酌加疏肝解郁散结之品,以虑其乳腺增生。
⚠️
重要提示
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、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。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,切勿自行用药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✓ 公开医案,无需解锁
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