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某,气虚多痰之质,因食黏腻窒滞之物,导致气机不畅,湿气不运,痰湿内生,营卫受阻,阴阳失和,出现寒热交替症状。痰湿内生,脾升肺降受阻,右胁作痛,痰鸣带咳。舌苔焦黑,痰浊熏蒸化燥化热,气机郁遏,津液不行。左寸微浮,关部溷滑,尺部沉细,右寸细滞,关弦尺弱,痰湿食停阻,传变化燥,里气虚弱。
脾肾不足痰湿食停气机郁遏营卫受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47岁。反复皮疹,颈面部上肢红斑,口唇裂纹,关节时有疼痛。病程6年。红蝴蝶疮。脾肾不足、阴虚有热。面部可见散在点片状盘状红斑疹,最大者约5cm×6cm,颈部及双上肢近端亦可见少量点状红斑,口腔内可见4~5个溃疡,色浅。抗核抗体(+),ds-DNA(+),红细胞沉降率52mm/h。
脾肾不足红蝴蝶疮阴虚有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8岁,女性,反复口腔溃疡12年,病程12年。主症为口腔、咽喉、食道及会阴部溃疡,伴食纳减少、全身乏力、午后低热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结。舌苔薄白,舌绛少津,脉沉弦而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肾阴虚,湿热蔓延。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,水谷滞留,郁而化热,阴虚失养。望诊见慢性病容,舌绛少津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口渴喜饮、大便秘结、小便短赤。切诊见脉沉弦而细。
脾肾不足白塞综合征脾肾阴虚湿热蔓延
查看详情 →
臌胀,脘腹膨胀,呃逆阵作,小溲短少,神志欠清,苔白腻微黄而滑润,舌质青紫,尖红不绛,脉弦滑微数,沉取未能应指。病由肝病传脾,脾病及肾,水湿上冲心脾两经。湿浊盘踞中焦,阻碍上下二焦气化之机。舌苔白腻而厚,滑润,脉弦滑而数,重按无神。舌苔厚腻已化其半,舌质青紫未化,脉弦滑依然带数。湿浊盘踞中宫,阻碍三焦气化之升降。舌苔浊腻而滑,已化其半,脉弦滑依然带数。舌苔厚腻化而未净,色黄而滑润。无形之气结聚不化,阻碍有形之水,难以流通。
脾肾不足臌胀湿浊中阻肝气郁结
查看详情 →
女,25岁,痛经,病程自13岁初潮起,周期后错,经前少腹发凉,疼痛剧烈,大汗出,甚则昏厥。面色黄,舌苔白,脉沉缓。辨证为脾肾不足,胞宫虚寒。
脾肾不足痛经胞宫虚寒
查看详情 →
女,54岁,反复鼻塞、喷嚏、流涕2月,过敏性鼻炎病史5年。鼻塞,晨起喷嚏不断,流涕明显,恶风,周身乏力,大便不成形,日1~2次。舌淡暗胖大、苔白,脉沉。诊断为鼻鼽,证属脾肾不足,卫表不固。
脾肾不足鼻鼽卫表不固恶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58岁。主诉胃脘部胀痛不适6年,加重6月余。平素症状包括胃脘胀痛、恶心、少食,多食后加重。近半年出现胃脘胀坠疼痛、嗳气、偶有呕吐、食欲减退、全身乏力、心悸、失眠及体重下降。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,身疲懒言。大便溏,日2~3次。舌澹苔白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胃缓,西医诊断胃下垂。
脾肾不足胃下垂舌苔薄白脉平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4岁,男性。主诉持续水肿1年。中医病名水肿,证型邪退正虚型。病因病机与脾肾功能失调有关。望诊面色苍白。问诊提示体虚神疲。切诊脉沉无力。
脾肾不足慢性肾小球肾炎邪退正虚体虚神疲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。主诉左手指感觉异常,小关节僵硬屈伸不便,左手上肢肌肉萎缩,左肩上举困难,局部皮肤粗糙,痛觉丧失。病程2年。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,证属督脉受损,脾肾不足。望诊见舌胖大边有齿痕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形体瘦弱,纳呆,便溏。切诊见脉濡软。
脾肾不足嵴髓空洞症督脉受损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45岁。主要症状为腹胀、纳差、恶心、尿黄,巩膜发黄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诊断为黄疸之“介黄”,证型为阳黄而即将转入阴黄之际,湿浊虽盛但阳气已衰。望诊见巩膜、皮肤中度黄染,舌苔薄腻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见腹胀、纳差、恶心、尿黄。切诊见脉沉细。
脾肾不足黄疸湿浊内蕴阳气衰弱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