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药+气滞血瘀+肝胃不和+脾胃虚弱

患者37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部疼痛1年,加重半年。胃脘部疼痛持续性,无规律性,伴烧心、嗳气、眩晕、心悸、胸闷、乏力、大便干。舌质暗红,苔薄黄。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。病机属胃络瘀阻,气滞血瘀。病因与饮食不节、情志不畅有关。
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
查看详情 →
35岁男性,胃脘间断性疼痛13年,近3年加重,伴胃脘胀满、口苦、嗳气,睡眠欠佳。面色萎黄,舌暗红有裂纹,苔黄厚腻,脉弦细。胃脘痛,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病程较长,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,胃酸分泌功能低下,舌象脉象提示湿热内蕴,气滞血瘀。
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
查看详情 →
女,30岁,胃胀2年,饭后加重,大便干燥,舌苔白,脉滑,浅表性胃炎,脾胃功能弱,气机壅滞,舌白厚腻,脉弦滑,苔黄腻,口苦口干,便黏不爽,二三日一行,脉弦,胃脘、胸胁刺痛,中焦湿热,腹胀满,胃痞胀甚,胃胀痛连及胁背,土壅木郁,肝胃不和,气滞血瘀
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胃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6岁,男性。主诉胃脘胀满、疼痛15年,加重1年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和异型增生。胃脘部及脐周均有压痛。舌质紫红,苔黄腻。脉弦滑。中医诊断胃脘痛。病因病机为长期饮酒过量,饥饱失常,致脾胃受损,气滞血瘀,痰湿内生。
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,男性。胃脘痞满1年,加重2个月。舌质澹,稍暗,苔黄白面大稍薄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胃痞,证型肝胃不和,寒热互结。舌质澹,苔黄白面大,脉弦细。
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胃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2岁。主诉上腹部胀痛半年,进食后加重,伴反酸、嗳气、喉中异物感、不欲食。体征见痛苦病容,面色萎黄,体瘦,舌苔薄黄,质紫黯,脉沉涩无力。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,气滞血瘀。辨证病机为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,导致胃失和降。舌象紫黯,脉沉涩提示气滞血瘀。病程半年,工作压力大加重症状。
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脾胃虚弱慢性胃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自觉肝气侮脾乘胃,有形气闭厥逆。舌象未详,脉象未提。中医病名属肝气侮脾,证型为肝气郁结,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,气机阻滞。
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滞血瘀肝气侮脾
查看详情 →
男,47岁,胃脘胀满、嗳气7年,加重4年。痞证。舌质暗红,苔薄黄,脉弦滑。
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