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,35岁,右胁剧烈疼痛,痛引肩背,呕吐,病程未明,主诉为右胁突然剧烈疼痛,痛引肩背,呕吐。中医病名属肝胆病,证型为肝胆气滞,病在半表半里。舌边尖红,苔黄微腻,脉弦细。症状包括右胁胆区作胀,走窜性隐痛绵绵,矢气则舒,肩背不适,微有寒热往来,心烦欲呕,口苦咽干,头昏,纳食无味,小便黄,大便干。
半表半里急性胆囊炎肝胆气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5岁,男性。感冒发热两周,表现为午后发热、先冷后热、无汗、口渴喜冷、烦躁、恶心、头痛、头晕。舌暗红,苔微黄腻,脉弦数。辨证为感冒(巨细胞病毒感染),表寒里热证,邪在半表半里。复诊时舌澹红,苔中间黄腻,脉弦滑。三诊时发热退,舌暗红,苔薄白,脉细。
半表半里感冒表寒里热内热
查看详情 →
72岁男性,主诉高热1个月余。高热伴寒战,四肢冰凉,体温40.0℃,纳眠可,二便正常。脉沉细,舌苔薄白质红。外感发热,病邪在半表半里,热深厥亦深。恶寒继之高热,风寒之邪郁而化热。
半表半里外感发热热深厥深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69岁,女性。主诉间断性咳嗽、咯痰2个月。咳嗽晨起、夜间为著,痰色白质黏量少,不易出,咽部不适,遇冷空气、刺激气味后加重。舌质澹,苔薄白根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咳嗽,病机为肺气不宣,半表半里。病因为外感风寒,肺失宣肃,痰郁伏肺。
半表半里慢性咳嗽肺气不宣痰浊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14岁,定时往来寒热3天,发病时间4月15日。全身肌肉酸软作痛,左侧颈项胸胁部尤甚,口澹无味,纳差乏力,舌尖红,苔薄白,脉弦细微数。血中发现有疟原虫。疟疾。病因病机为疟邪侵袭,伏于半表半里,正邪相争则病作,正邪相离则病止。外邪阻滞少阳经脉,邪气在半表半里,少阳郁热。
半表半里疟疾少阳郁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2岁女性,主诉发热,病程7个月。发热,微恶寒,剑突下撑胀感,微恶心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外感风寒,邪犯少阳,邪正相争,病位在半表半里。
半表半里外感发热反复发热少阳证
查看详情 →
刘某,女,56岁,低热10余天,病程2周。主诉低热,体温波动在37~38℃,伴咳嗽、出汗。舌红苔白,脉缓。辨证为外感气分热证,热邪停留于半表半里,少阳枢机不利。
半表半里外感发热气分有热低热反复
查看详情 →
15岁男性,高热缠绵逾月,初病倦怠违和,寒热体痛,继后热升39℃以上,午后尤甚,自汗热不衰,不思饮,左耳后核累累,脾大,肋弓下困闷,心中时烦,不思饮食,既往有类似发热史。中医病名属伤寒,证型为寒束于表,失于温散,表证不解,里热未实,盘据于半表半里之间。望诊未提,闻诊未提,问诊见倦怠、寒热、体痛、自汗、不思饮、肋下困闷、心中烦,切诊未提。
半表半里伤寒发热少阳证胸胁苦满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午后寒热复发,受凉停药后病情反复,有汗不解,大便溏薄,口干不欲饮,胸闷不舒,微咳,咳时牵引腹痛。舌质光,苔薄腻,脉弦小而滑。中医诊断为脾阳胃阴二虚,余邪留恋少阳,太阳荣卫不和,邪在半表半里,正虚夹实。
半表半里脾阳虚胃阴虚少阳证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男性。主诉头汗,发如洗过未干样,两颊时有汗珠下滴。病程12年,食热食时加重,昼夜皆然。舌澹红,苔薄白。脉弦微数。中医病名头汗,证型属余邪未尽,留于半表半里。病因病机为疟后服补,余邪未尽。病程长,头汗持续,伴热感。
半表半里头汗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主诉“打摆子”反复发作4次,病程4天。疟疾,外感时邪,蕴伏半表半里。寒战高烧,面赤,舌红、苔黄腻,脉弦紧,100次/分。
半表半里疟疾外感时邪舌红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男,57岁。身发寒热二十余日。舌苔薄黄,质红。脉弦数。邪正互争,寒热时作,病在半表半里之间,兼有里热。
半表半里疟疾里热寒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1岁,男性,间断发热10天。发热伴恶寒,体温最高39℃,汗出后热退,4小时后复升。体格检查示咽部微红,双肺呼吸音清,心率90次/分,血压125/75mmHg。舌暗红,苔白腻、微黄,脉中取滑。中医诊断为湿温,证型为邪伏膜原,湿浊不化。病因病机为湿浊内蕴,邪伏膜原,湿遏热伏,郁阻气机。
半表半里发热待查湿温病证湿浊不化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