哮喘急性发作+咳嗽+哮病

女,58岁,间断发作性喘憋、咳嗽、流涕4月,加重2周。哮病,阴阳失和、寒热错杂证。喘憋、咳嗽、咯大量黄白黏痰、流涕、打喷嚏、身痒、夜间症状明显,难以平卧。舌紫暗、苔黄腻,脉滑。双肺听诊可闻散在哮鸣音。肺功能检查示轻度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,气道可逆试验阳性。
哮病咳嗽寒热错杂痰黄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,反复发作性胸闷、气喘二十余年,再发加重7天。幼时起病,多在天气变化受凉后发作,平素畏寒肢冷。症状包括胸闷、气喘、咳嗽、痰白清稀、夜间易发、汗出较多、鼻塞、鼻痒。舌淡胖,脉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哮病,属冷哮证。病机为寒饮伏肺,肺气失宣。
哮病咳嗽冷哮证畏寒肢冷
查看详情 →
女,56岁,发作性喘息50年,加重伴胸闷1月余。喘憋气促,呼多吸少,喘憋动则加重,大汗淋漓,咳嗽咳痰,痰少色黄质黏难咯出,胸闷,肩背发沉,畏热,口干渴,腹胀,纳少,眠差,大便秘结。舌红苔黄腻有齿痕,脉沉细。肺部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。中医诊断哮病,痰热蕴肺,肾脾阳虚证。
哮病痰热蕴肺肾脾阳虚痰湿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4岁,女性。反复发作性胸闷、气喘二十余年,再发加重7天。症状包括胸闷、气喘、咳嗽、痰白清稀、夜间易发、汗出较多、鼻塞、鼻痒。舌淡胖,脉沉细滑。中医诊断为哮病,属冷哮证。病因病机属寒饮伏肺,肺失宣降。
哮病冷哮证痰白清稀畏寒肢冷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5岁,女性。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、喉间喘鸣、夜间难以平卧、咳嗽咯白黄黏痰、口干欲温饮、纳差神疲、大便干结。病程12天,支气管哮喘病史30年,近4年发作频繁。中医诊断为哮病,证型为痰瘀伏肺,郁而化热证。望诊见舌质红,苔黄。闻诊无特殊。问诊见咳痰黏稠、口干、纳差、便秘。切诊见脉数。
哮病痰瘀伏肺郁而化热气阳虚弱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