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59岁,女性。双足发凉、麻木15年,左足拇趾麻木明显。双足皮色苍黄,皮肤干燥,汗毛稀疏,皮温低,双足背动脉、右胫后动脉搏动减弱,左胫后动脉搏动消失。舌质红绛,苔白,脉弦涩。中医诊断为闭塞性动脉硬化症,病机为年老体衰,气虚血运无力,寒邪凝滞,脉络不畅,阳气不达四肢末端。
四肢失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气虚血瘀寒凝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,60岁。乏力2周。慢性肾炎史14年。乏力、视物不清、头痛、胸闷憋气、皮肤瘙痒、下肢肌肉抽搐、纳可、寐欠安、多梦、尿中泡沫多。舌暗红苔白,脉沉细。虚劳。肾虚血瘀,湿浊内蕴。
四肢失养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湿浊内蕴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2岁,主诉腹泻2年余,暑重冬轻,形寒,腹部隐痛阵作,里急后重,泻下脓血,赤少白多,肛门灼热,面白不华,纳谷不香,疲乏肢困,手足不温。舌苔薄黄不燥,质澹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痢疾,证型为寒热错杂,虚实兼夹证,病位在中下焦,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,寒凝内阻,气虚失健。
四肢失养慢性菌痢湿热心包寒凝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0岁,男性。主诉为两下肢“瘫痪”。病程短。中医诊断为痿证。证型为痿证(低钾麻痹)。病机为劳倦太过,脾气虚弱,四肢失养。舌质澹红,苔薄。脉象濡。
四肢失养痿证脾气虚弱
查看详情 →
73岁女性患者,心悸气促反复2年,加重1周,伴胸闷、头晕气短、肢体乏力、纳呆、右腿麻木。舌光红无苔,脉结,寸脉弦,尺脉沉。既往有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房颤、心衰Ⅱ度。二诊见舌光红少津无苔,脉结弦沉。三诊见舌澹红少津有裂纹无苔,脉结而涩。中医辨证为心肺阴虚,津液亏乏,心神失养。
四肢失养心悸气促心肺阴虚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4岁,男性。主要症状为两小腿疼痛不能站立行走,足背紫斑,腹部疼痛、泄泻、便血,浮肿少尿。中医诊断为阴斑,脾胃兼病,中气下陷。面色苍黄,舌质淡胖有紫气紫斑,苔薄黄腻,脉细弱有弦象。下肢紫斑,腹部胀痛压痛,大便溏或酱色,小便赤,全身轻度虚浮,两脚沉重,纳谷不香,睡时惊惕,头晕眼煳,畏寒。
四肢失养过敏性紫斑病中气下陷脾虚湿盛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