崩漏+肝气郁结

患者经行超前,量多,不能自止已2年。七情过激,肝失调达,瘀滞内停,血不归经。脉虚弦,苔薄白,舌正常。中医病名崩漏,证型为肝失调达,病因病机为七情过激。
崩漏肝气郁结瘀滞内停相火妄动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65岁。右眼突然失明,卒物不睹。舌澹边有瘀斑,脉细涩。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,元府闭塞,神光失养。舌象澹边瘀斑,脉象细涩。
肝气郁结暴盲气虚血瘀元府闭塞
查看详情 →
患者40岁,女性。经血暴下、量多如崩,持续一天。病程近一年,月经量增多,色紫黯夹血块,经前或经期胸乳作胀,情绪急躁易怒,腰酸膝软,纳少乏力。舌质红,苔白,脉弦细而数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属郁火伤阴,肝不藏血。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,气机郁结,郁久化火,致血不藏经。
崩漏肝气郁结郁火伤阴肝不藏血
查看详情 →
李某,21岁,月经持续50日,心慌气短,动则加重,舌淡红,苔少,脉沉细。冲任不固,气血两虚。面色苍白,舌淡红,苔少,脉沉细。无腹痛腹坠,无血块,手足心热,口干,腹胀,小腹胀甚,腰酸,头晕心悸,嗜睡无力,小腹下坠,腰酸,活动甚则心悸,白带多而清稀,小腹稍有坠感,心悸气短,白带已止,小腹略坠,有时微感气短。
肝气郁结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血两虚冲任不固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6岁,女性。主诉经期延长、量多3个月。症状包括月经淋漓不止,色暗有块,伴乳房胀痛、情绪急躁。舌质澹,苔白,脉弦。诊断为崩漏,证属肝郁血瘀。
崩漏肝郁血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男性,38岁。反复吐血伴食物残渣20余天,加重4天。胃脘灼热、胀闷疼痛,呃逆,心烦懊恼,口干口苦,口中异味,头晕头痛,双目干涩,溲黄便干色黑。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胃火炽盛,灼伤血络。情志急躁,常饮酒,素有胃疾。
肝气郁结胃火炽盛吐血胃气上逆
查看详情 →
女,22岁,月经先后无定期8年。舌红苔黄,脉搏76次/分。舌红,苔灰黄,脉数,84次/分。舌暗红,苔灰黄,脉弦数,76次/分。中医病名:月经不调。证型:肝郁肾虚,冲任不调。病因病机:肝气郁结,肾虚精血失化,脾虚气血不匀。
月经不调肝郁肾虚冲任不调舌暗红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5岁,月经淋沥不止39日,病程3年。经色紫暗有块,痛经,块下痛减,经期延长,血色暗,时有血块,经量时多时少,小腹疼痛,纳差乏力,气短心悸。舌暗有瘀点,苔薄白,脉沉弦。气虚血瘀型。瘀血内阻,新血不得归经。
崩漏肝气郁结气虚血瘀血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女,29岁,月经紊乱,淋漓量少,血色紫暗成块,乳房胀痛,小腹痛,腰酸痛。中医病名:功能性子宫出血。证型:瘀血阻于胞宫。病因病机:瘀血内阻。舌暗澹,苔薄,脉沉涩,脉弦细数,脉细数。
肝气郁结功能性子宫出血瘀血阻于胞宫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,34岁。月经失调,经色暗有块,淋沥不止,口苦,尿黄热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:月经失调。证型:肝郁气滞。病因病机:肝气郁结,肝火内炽。舌苔薄黄,脉象细弦。情绪波动较大。
崩漏月经失调肝郁气滞肝火内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9岁,女性,主诉不孕4年。月经提前3~4天,周期26天,行经4天,色鲜红,有血块,腹痛,腰酸痛。形体肥胖,纳多。舌澹,苔薄腻,脉沉。中医诊断为不孕,证型为痰湿内阻。病因病机为痰湿内蕴,阻滞气机,充斥脉络,导致不孕。
肝气郁结继发性不孕痰湿内阻肾虚
查看详情 →
女,24岁,月经每月2次,量多淋漓,色鲜红,伴头晕目眩,夜卧少眠,面色萎黄,舌质澹,舌尖红,舌苔薄,脉弦滑。中医病名:崩漏,证型:血热妄行,肝血失统。望诊:面色萎黄,舌质澹红。闻诊:未提及。问诊:月经异常,头晕目眩,夜卧少眠。切诊:脉弦滑。
肝气郁结子宫功能性出血肝血失统血热妄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2岁,女性。月经前后不定期,行经淋漓不尽15日左右,面色苍白,神疲懒言,夜梦纷纭,工作压力大,情绪急躁易怒,饮食不规律,大便稀溏,两肋乳房胀痛,月经色澹,口舌反复生疮。舌质澹,苔薄黄,脉弦。中医诊断为崩漏,证型为肝气郁结、脾虚血亏,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、阴血亏虚、脾失统血。望诊见面色苍白、舌质澹。闻诊未提。问诊包括月经异常、情绪急躁、饮食不规律、症状描述。切诊见脉弦。
崩漏肝气郁结阴血亏虚肝郁化火
查看详情 →
患者30岁,月经不正常,量时多时少,提前或错后,伴胸闷、叹息、纳食不香、乳房及小腹胀痛。舌质澹,苔薄白,脉细弦。辨证为肝郁,兼见肾气不足。
肝气郁结月经不调肾气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经行超前,量多,持续2年,色红,夹紫块。七情过激,肝失调达,瘀滞停滞,血不归经。面色正常,脉平和。舌象未提及,声音气味未提及,病史有忧悲过度。
崩漏肝气郁结瘀血停滞肝火上炎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2岁,女性。主诉月经先后无定期8年。舌红苔黄,脉数。辨证为肝郁肾虚,冲任不调。舌黯红,苔灰黄,脉弦数。外阴瘙痒,经期量少,便秘。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,肾虚精血失化,脾虚气血不匀,导致经血往来断续。
月经不调肝郁肾虚冲任不调湿热
查看详情 →
女,38岁,月经推后10余日来潮,量多如注,夹有血块,经行半月始净,数日后又现流血,量时多时少。头昏、倦怠、小腹胀痛、性急易怒、咽干口苦、纳差、便秘。舌淡,有小瘀斑。脉弦滑。辨证属肝郁脾虚之崩漏。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血行不畅,瘀阻冲任,血不归经,肝郁化热,脾虚失摄。
肝气郁结脾虚崩漏血瘀肝旺侮脾
查看详情 →
女,75岁,失眠3年余,伴心悸胸闷、气短乏力、头痛头晕、心烦易怒、记忆力减退、纳差、口苦咽干、腰膝酸软、耳鸣。失眠(心肾不交,肝郁犯脾胃)。情志创伤,伤心耗血,肝气郁结,肝阴不足,肝阳上亢,心虚胆怯,思虑过度。面色苍白,舌红少苔,脉弦细。
失眠心肾不交肝郁犯脾胃心烦易怒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未提及,性别未提及。主诉崩漏不止,伴心悸、惊惕、夜寐不酣。病程未明确。中医病名崩漏,证型肝脾气郁化火,病因病机为郁怒伤肝、思虑伤脾、肝不能藏血、脾不能统血、阴血损伤。望诊舌无苔而尖绛。闻诊未提及。问诊提及心悸、惊惕、夜寐不酣。切诊脉象虚弦而数。
崩漏不止肝气郁结脾失统血心失荣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20岁,女性,阴道下血淋漓不净,持续两月。伴有头晕目眩、心悸气短、胸闷胀、食不香、腰酸神疲。舌苔薄白,脉沉细有力。中医诊断为脾虚肝郁。病机为脾虚失运,肝气郁结,气血失和,冲任不固。
崩漏脾虚肝郁肝血不足气短神疲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