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女性,43岁。主诉心悸、乏力2月,加重1周。刻诊见心悸、胸闷、头晕失眠、畏寒肢冷、面色白、乏力肢软。舌澹苔白,脉沉细。中医诊断为心悸(心阳不振)。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,气血亏少,心脉失养,久病伤阳,阳气不足,失其温熙。
心阳不振气血亏少畏寒肢冷面色皖白
查看详情 →
患者66岁,女性,主诉阵发性心慌4年余,胸闷1个月。病程4年,劳累后症状加重,伴头晕、身倦、腰膝酸软、大便稀溏。舌澹暗,苔薄白微腻,脉细迟。中医诊断心悸,证型心肾阳虚。病因病机为心肾气虚,心阳不振,气血运行无力,痰浊阻遏,瘀血内阻,心失所养。
心悸心肾阳虚痰浊阻遏血瘀内阻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0岁,男性,主诉胸闷、心悸反复发作年余,加重伴晕厥5天。舌质暗有瘀斑,脉迟结代。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,兼心阳不振。病程年余,症状包括胸闷胸痛、头晕心悸、短气懒言、身倦乏力、四肢麻木。心电图示窦房Ⅱ度传导阻滞,窦性停搏,阿托品试验阳性。
心阳不振晕厥病窦综合征气虚血瘀
查看详情 →
女,52岁,胸闷心悸多年,多次发生晕厥。心阳不振,心阴亦哀,阳虚阴凝,心脉失畅。面色萎黄少华,舌苔薄白而干,脉沉迟时见结代。神疲乏力,四肢发冷,口干少寐,胸闷作痛。
心阳不振心悸心阴不足阳虚阴凝
查看详情 →
女,43岁,心悸胸闷,晕厥黑紫,乏力困盹,夜寐不宁,病程较长。心悸,证属心阳不振,心血不足。舌淡胖,苔白,脉结代,一息三至。心电图示Ⅱ°房室传导阻滞。
心阳不振心悸心血不足脉结代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32岁,主诉头昏、乏力、心悸、晕厥、手足发凉,病程1年。中医诊断为阳虚寒中,心阳不振。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,寒中于中,损伤阳气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。舌淡胖,脉沉迟,虚里搏动缓慢。
心阳不振病窦综合征阳虚寒中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男,38岁,头昏、头痛、心慌、心跳慢十余年,头痛前头部空痛,痛甚致昏厥,记忆力减退,心慌气短,胸部憋闷,心跳慢,全身无力,畏冷,多梦,面色晦暗无华,舌质略暗,舌根白苔略厚,手足较凉,脉迟力弱。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,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,精血不能上荣,心阳不振,血脉流行不佳。
心肾阳虚心跳缓慢头昏头痛胸闷气短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2岁,女性。主诉胸闷心悸多年,多次发生晕厥。中医诊断心阳不振,心阴亦衰,阳虚阴凝,心脉失畅。面色萎黄少华,舌苔薄白而干,脉沉迟时见结代。胸闷作痛,神疲乏力,四肢发冷,口干少寐。
心阳不振晕厥心阴虚心脉失畅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55岁,女性。主诉心悸、气短、头晕1月余,伴晕仆。病程1月。中医病名属少阴病。证型为心阳不振,肾阳不足,气弱血寒。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,肾阳不足,气血不相接续。望诊面色萎黄少华,体质瘦弱,精神欠佳。舌质澹嫩苔白润。脉迟缓而结代频繁。
心阳不振心动过缓少阴病肾阳不足
查看详情 →
58岁男性,发作性晕厥、胸闷胸痛2年余,加重2个月。心前区隐痛,胸闷气短,心慌乏力,头晕神疲,出汗肢冷,甚则晕厥,面色晦黄,神志倦怠,形体肥胖,声音低沉无力,舌质暗澹,舌体偏大,舌苔薄腻,脉象沉细数,血压80/50mmHg,心电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。中医诊断胸痹心脱,证属阳虚血瘀,心脉痹阻型。
心阳不振心肌梗死阳虚血瘀心脉痹阻
查看详情 →
张某,68岁,男性。主诉晕厥6~7次,每次持续3~5秒,无抽搐、口吐白沫,醒后无后遗症。心悸、短气、乏力、腹胀、嗳气。苔白有裂纹,舌淡边有齿痕,脉小弦沉取无力。中医诊断心厥,证属心阳不振、气滞血瘀,病机为阴不济阳,阴阳之气不相顺接。
心阳不振心厥气滞血阴不济阳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