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滞湿阻+纳差

女,53岁,胃胀、反酸、消瘦、睡眠差1年,闭经3年。面色不华,目窠黑暗,舌红苔薄白,脉弦缓平。纳食少,纳后不舒,呃逆,胃胀,情绪不稳定。中医诊断为胃脘痛,证属肝脾不和。病因病机为肝脾不和、肝失疏泄、脾失健运、气机不畅、气滞湿阻。
气滞湿阻纳差胃脘痛肝脾不和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女性,46岁。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40余年,偶有胀痛。面色萎黄,形体偏瘦,舌质淡苔白略腻,脉弦细。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、气滞湿阻。病程长,反复发作,纳差,食则胃脘胀、倒饱,胃怕凉,饮冷痛甚。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,寒凉伤脾,致气滞湿阻。
气滞湿阻纳差胃痛脾胃虚寒
查看详情 →
男性,56岁,腹部胀满不适,双下肢水肿,口干口苦,纳差,身倦无力,睡眠差,小便少色黄赤,齿龈出血三年,舌质紫暗,舌苔黄腻,脉弦滑,肝功能异常,B超提示早期肝硬化腹水,中医诊断为臌胀,证型为气滞湿阻,瘀热内停。
气滞湿阻纳差臌胀瘀热内停
查看详情 →
患者52岁,男性。腹胀大1年,近来加重伴目黄10日。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7年,肝硬化病史13年,腹水1年。腹胀如鼓,皮色苍黄,目黄鲜明,纳差,口干口苦,眠差,小便黄少。舌质暗红,苔白腻,脉沉弦,舌底脉络紫暗迂曲。西医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活动期(失代偿期)。中医诊断为臌胀(气滞湿阻型)、黄疸阳黄(湿重于热型)。
气滞湿阻纳差肝硬化臌胀
查看详情 →
34岁女性,胃脘胀满半年,痞闷不适、嗳气频发、反酸恶心、神疲乏力、纳差、夜寐不佳、大便排出不畅。舌淡红,苔白,脉弦细。痞满,气滞湿阻。
气滞湿阻纳差痞满胃胀
查看详情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