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34岁女性,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多、经期延长、头晕目眩、倦怠疲乏、心悸气短、下肢紫块。病程自1971年起。中医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证型为气血两虚、脾不统血。面色苍白虚浮,精神萎靡,食欲不佳,舌质淡胖、苔白而润,脉细弱。血象显示血红蛋白低,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。复诊时舌质澹红,脉细缓,血象有所改善。
气血两虚心悸气短脉细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
查看详情 →
女性,47岁,经来月余不止,量多质稀,色暗淡夹有血块,伴气短懒言,食少腹胀,头晕心悸,神疲乏力,睡眠不实,手足时有麻木,面色萎黄虚浮,唇甲色淡,语声低微,舌淡体瘦薄,边尖有瘀点,苔白,脉细弱,崩漏,证属崩漏日久,血损气耗,气不摄血,胞脉有瘀。
气血两虚脉细弱崩漏气不摄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26岁,女性。反复肢软乏力5年,加重1个月。面色少华,舌澹,苔薄黄,脉细。慢性病面容,重度贫血貌,睑结膜苍白,唇甲色澹。中医诊断虚劳,证型为气血亏虚,脾肾两虚。病因病机为平素劳神过度,忧郁思虑,积思不解,日久损伤脾肾,脾气亏虚,运化失司,气血生化乏源。
气血两虚心悸少寐脉细弱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39岁,女性。主诉双眼能远怯近,不耐久视,持续1年。病史显示视近模糊,伴眼疲劳、心悸头晕、经迟量少、气短神疲。面色少华,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诊断为老花眼,辨证为气血两虚证。
气血两虚脉细弱老花眼面色少华
查看详情 →
17岁,月经暴崩不止,腹痛喜按,病程未明。中医病名:崩漏,证型:气血两亏、失血过多,气阴俱伤、脉细濡,苔薄白。面色皖白,舌质澹红、苔薄,脉虚大带芤。眩晕心悸,血红蛋白35g/L。
心悸脉细弱气血两亏气阴俱伤
查看详情 →
女,16个月,面色苍白、厌食半年,加重2月余。气血两虚之疳证。面色苍白,唇色淡白,指纹淡红。神乏、无力、不爱活动、夜间不安多汗。体重7kg,血红蛋白82g/L,血红细胞3.7×10¹²/L,红细胞压积0.34。舌质淡、苔薄白,脉细弱。病因病机为喂养不当,脾胃虚损,生化乏源,气血亏虚。
气血两虚脉细弱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
查看详情 →
眩晕 动则加剧 面色苍白 唇甲不华 发色不泽 心悸少寐 神疲乏力 饮食减少 舌质淡 脉细弱 气血两虚证 脑窍失养 脾胃虚弱 失血之后 气随血脱 久病不愈 耗伤气血
气血两虚心悸少寐脉细弱眩晕
查看详情 →
11岁男性,主诉频发室早2月余,无明显心慌胸闷,易疲劳乏力,夜寐欠安。面色不华,舌质澹红,苔薄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心悸,辨证心血不足。病机为气血不足,心失濡养,影响心脏舒缩功能。
心悸脉细弱心血不足气血不足
查看详情 →
患者年龄40岁,主诉双眼近视力减退1年,伴眼酸痛、心悸头晕、经迟量少、气短神疲。面色少华,发枯花白,舌质澹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中医诊断老花眼(双眼),辨证气血两虚证。病机为气血不足,目失所养。
气血两虚心悸头晕脉细弱老花眼
查看详情 →